安公子·弱柳丝千缕
〔宋〕
弱柳(1)千丝缕,嫩黄匀遍鸦啼处(2)。寒入罗衣(3)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4)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5)。
柔弱的柳条千丝万缕,到处都是鹅黄嫩绿,鸦雀争相鸣啼。还是早春的天气,轻寒侵入罗衣,刚刚又过去一阵风雨。我深情地询问刚飞回的燕子:在来时路过的绿水桥边,有一个画楼耸立,可曾看到那位美人正在屋里?我料想她静掩云窗,毫无意绪,任凭琴瑟的弦柱上落满尘泥。
庾信愁如许(1),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2),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转黄鹂语。唤觉来厌厌(3),残照依然花坞(4)。
我的忧愁像庾信那样多,不知为谁而双眉攒聚?独立在春风中弹下点点清泪,寄予这雾气迷蒙的江水向东流去。想到这昼长春闲的时日,困倦慵懒怎生挨得过去?闲靠孤枕睡意沉沉,听到那黄鹂的婉声柔语。唤醒后更觉无聊,只见斜阳依然照在花圃里。
小提示:袁去华《安公子·弱柳丝千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安公子》此词客中思乡怀人之作。上片写初春景象,以勾起离愁,引起对情人的思念。首先写柳,是离愁的媒介,但色彩雅丽,声色两美,还不着哀怨。“寒入”所感,情调才始变向低沉。叠两“人”字,口吻亲昵,“绿水”、“画楼”、“云窗”,以美景烘托意中美人。“尘满”句,以物象映现伊人心境,由我之思伊切,探想伊之念己深也。下片写自己的相思情状。以庾信愁多自拟,“为谁”,强调愁因怀人而生。设想倩东流水寄相思泪,情痴之语,一往而深。“念”提领下文,设想现境。“永昼”、“人倦”、“傍枕”,状孤寂无聊况味。最后两句创造了情景两怅恨的意境。以鸦啼起,以黄鹂唤止,结束婉曲抒情,留下绵绵情意。
创作背景
全词以一个“愁”字为潜思默化的内在机杼,使词中各景各物显得动静有致、远近协调、浓淡相配、情景相谐,在幽怨悲凄中亦饶清朗活畅的韵致,所以成为耐人吟味的词坛佳作。
相关诗词
-
南歌子·细雨宵潜湿
细雨宵潜湿,青桐叶半凋。临池弱柳万千娇。系惯离情,系不住魂销。唤起重帏醉,谁家弄玉箫。秋声怕问广陵潮。吹入秋心,吹不展芭蕉。
-
安公子·丁卯重九用屯田远岸收残雨体
晚树留暄景。一天秋色催成暝。戏马台高人不见,想郊原如镜。正渺渺飞鸿,远带斜阳影。环蓟门、几点烟螺净。怕庾公尘污,吹帽西风偏劲。残蠹诗囊冷。每逢佳节怜清兴。莼梦鲈思空作计,也商量难定。更入市荆高,酒伴无多剩。簪倦萸、白发还羞整。听画角城头,醉归月斜窥径。
-
雨中新柳
弱柳丝丝带雨垂,隔窗淡扫素娥眉。等闲莫向河桥折,一缕常悬万里思。
-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其三
萧瑟三秋冷拂衣,重来香国景殊非。荒凉汉苑青初减,零落隋堤绿正稀。别恨万端随水逝,游丝千缕逐风飞。此身未必甘憔悴,欲盼春回愿岂违?
-
安公子·眼底江湖暮
眼底江湖暮。那边宜著渔竿处。一角孤山香海雪,算梅花堪语。地僻左、狂澜不到鸣榔浦。莺比邻、近接青青树。拥夕阳丘壑,亭长头衔新署。此意凭谁诉。拍阑生怕惊鸥鹭。似鲫西台游眺客,几曾逢皋羽。事到此、菟裘息壤臣归路。莫浪吟、惹起鱼龙舞。谢西子多情,倩云又留人住。
-
摸鱼儿·拟关盼盼燕子楼词
闭春楼、小灯红吐,春烟楼外无数。相思一夜情多少,应似鬓丝千缕。张节度。祇剩下、鸾箫蛟瑟无人觑。凄凉旧谱。任砖绣呀青,土花笑绿,白日响蛇鼠。玄禽至,也解雕梁怨语。朱门空锁高树。自埋剑...
-
东湖钱君缥藏其母林夫人绣桃竹双鸡遗命其子国用求题识观其运思精妙王渊边文进之写生也时风下移事多苟简有愧于斯人多矣赋绝句以归
周汉遗文劫火深,晋唐缃素亦烟沉。青缣一尺丝千缕,留与闺门作佩箴。
-
长安元夕
...曲。骠骑门前鳖驾山,平阳主第龙衔烛。红云紫雾映楼台,?合金铺彻夜开。共看宝月明于昼,共赏华镫去复回。佳人队队歌金缕,公子翩翩醉绿醅。绿醅金缕欢无极,忽听城头起长笛。梅花吹落数声中,行过西园又南陌。谁家年少羽林郎,金鞍玉勒紫丝缰。天街看罢鱼龙戏,挟斜还...
-
南乡子·忆昔叹华颠
忆昔叹华颠。一别曾惊十五年。醉里知君明便去,留连。酒尽更阑不肯眠。今更老于前。二十年间又别筵。安得柳丝千百丈,缠联。不放东吴万里船。
-
摸鱼儿·听春教
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蜂蝶侣。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最怜西子。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才色何处娇妒。落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