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上人见示与诸公唱和
〔唐〕
许厕(2)高斋(3)唱,涓泉(4)定不如。
我被允许在杜甫草堂与诸公唱和诗歌,我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过是涓细的小泉,根本没法与诸公相提并论。
可怜谯(1)记室(2),流水(3)满禅居。
可怜用尽才能又憔悴的我,只能听到诸公的上佳之作充斥着我的居室。
小提示:薛涛《宣上人见示与诸公唱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宣上人见示与诸公唱和》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首联作者交待了时间地点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时也自谦自己才学浅薄。尾联承接首联,自嘲自己才能不足,转而赞叹与会诸公才情充满居室。从艺术角度看,此诗一反工诗常态,不合辙韵,对仗不工,其中必有隐情。如果邀请唱和是因,那么礼尚往来,赏乐就是果。其潜意而言,被诬受罚为因,辞归就是果。所以此诗看似简单明了,实则蕴意深远,自有它不工的道理。
- 作品出处洪度集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元贞元年(805年),宣上人在杜甫草堂召集众人参加诗会,薛涛也在诗会上唱和。而且刘禹锡也参加了这次聚会。原来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连州,路过成都参加这次诗会,也遂与薛涛相识。而薛涛也由此写下《宣上人见示与诸公唱和》此诗。
相关诗词
-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答诗示之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振锡常过长者宅,披衣犹带令公香。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
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宾。迟迟未去非无意,拟作梁园坐右人。
-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
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闲。驿树寒仍密,渔舟晚自还。仲宣何所赋,秪叹在荆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