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ion to localhost:9312 failed (errno=111, msg=Connection refused) 欧阳修幽谷晚饮的意思|古诗译文_猿诗词

幽谷晚饮

欧阳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一径入蒙密(1),已闻流水声。

一条小路曲折延伸到茂密繁盛的林荫,还没走到近前,就远远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行穿翠(1)尽,忽见青山横。

一行人横穿过翠绿的竹林尽头,忽然看见一座青翠的山峰横豆在眼前。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1)

山势险要,连绵蜿蜒环抱着幽静的山谷,山谷上流淌下来的清清泉水汇集在山底的石潭。

旁生嘉树林,上有好鸟鸣。

潭水两旁生长着秀美的树林,树上栖落着美丽的鸟儿,时不时地传来悦耳动听的啼鸣。

鸟语谷中静,树凉泉影清。

鸟鸣声声反衬得山谷更加幽静,树影倒映泉水之中,更显得泉水清清。

露蝉已嘒嘒(1),风溜时泠泠(2)

饮露的秋蝉已经开始喧闹,山谷中清风回荡,此时使人感觉到凉气袭人。

渴心(1)不待(2)饮,醉耳倾(3)还醒。

心情急切,还没等到一饮而尽就已有了几分醉意,侧耳细听,好像我还很清醒。

(1)我二三友,偶同丘壑情。

最值得称道的是我那二三好友,同我一样,也有游山玩水的情致雅兴。

环流席高荫(1),置酒当峥嵘(2)

我们一起来到高树的浓荫下,环绕在溪流旁席地而坐,面对着高峻突兀的群山摆下酒宴,一同高举酒樽对饮。

是时新雨余,日落山更明。

这时正好是一场春雨过后,日落时分,峰峦的轮廓显得更加分明。

山色已可爱,泉声难久听。

山色过一会儿更加可爱,令人流连忘返,可是天色已晚,不能再长久在此听泉水声声。

安得白玉琴,写以朱丝绳(1)

不知怎能得到一张白玉琴,好将这泉声谱成琴曲,让它永远悠扬在琴瑟的丝弦之中。

小提示:欧阳修《幽谷晚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幽谷晚饮》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泉为主线,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同访幽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山乐水的疏旷情怀,以及对美好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脉络分明,又不乏摇曳多姿;即景抒情,又不失语言的饱满流畅。

创作背景

《幽谷晚饮》此诗约于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邀请几位友人一同游览幽谷胜景之后所作。诗中所说的幽谷泉坐落在滁州丰乐亭畔,这里的美景被欧阳修发现颇具戏剧性。据说,有一天欧阳修宴请宾客,他急忙派人取酿泉水泡茶。派去的仆人为了偷懒,就随便到附近取来一些泉水,将茶泡好之后忐忑不安地呈送上来。欧阳修一尝感觉味道与往常不一样,于是问仆人这水从何而来。仆人害怕,谎称还是以前取泉水的地方。欧阳修经过再三追问,并说这茶水味道颇好,仆人这才转忧为喜,高声说出是在不远处的幽谷泉下所汲。欧阳修听罢一时兴起,便邀请友人同访幽谷,面对如此幽静的好去处,一行人流连至晚上才回来。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