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曲
〔唐〕
蔷薇(1)泣幽素(2),翠带(3)花钱(4)小。
蔷薇沾露如在哭泣幽居寒素,绿色的蔓条缀着花儿如钱小。
娇郎(1)痴若云,抱日(2)西帘晓。
娇郎痴立像天空无依的浮云,拥抱白日在西帘下待到破晓。
枕是龙宫石(1),割得秋波(2)色。
枕头是龙宫的神石,能分得秋波的颜色。
玉簟(1)失柔肤(2),但见蒙罗碧(3)。
素席上已不见她柔美的体肤,只见到铺着的罗被一片惨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忆起前年春天分别,共曾相语已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1)长于人。
归来再也不能见面,唯有锦瑟横躺长存。
今日涧底松(1),明日山头檗(2)。
今日像涧底的青松,明日像山头的黄檗。
愁到天池翻(1),相看不相识。
真怕到那天翻地覆之时,彼此相见再也不能相识。
小提示:李商隐《房中曲》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房中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怀念妻子王晏媄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晓来所见的景色,自己悲极如痴;次四句写看到亡妻故物,睹物思人,不禁引起物在人亡之感慨;接四句回忆前年离家情景,抒发归来已不见人的哀痛;末四句设想旷劫重生时前因已昧,不复相识,只留下无穷怅恨。全诗把真挚的夫妇恩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作者对妻子王晏媄的深沉的爱,其哀悼之情,深切感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李商隐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冬天别离妻子远赴徐州,大中五年(851年)春末夏初间其妻子王氏病重。待李商隐离开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幕府,回到长安家中,妻子王氏已经亡故,卒前未能见面,作者心情格外悲伤,于是写下《房中曲》这首感情沉挚深厚的悼亡诗。
相关诗词
-
题唐山夫人房中乐后·其一
县官粗解风云曲,岂有媕通群雅才。一自朱弦三叹后,楚歌巴唱尽舆台。
-
回心院·张鸣筝
张鸣筝,恰恰语娇莺。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
湖中曲
长眉越沙採兰若,桂叶水荭春漠漠。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燕钗玉股照青渠,越王娇郎小字书。蜀纸封巾报云鬓,晩漏壶中水淋尽。
-
题鉴上人房二首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
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儿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
-
小重山·朱户深深小洞房
朱户深深小洞房,曲屏龟甲样,画潇湘。纱轻蓝嫩镂牙床。人如玉,一见已心凉。午枕梦悠扬。流莺声唤觉,日犹长。几回烟断玉炉香。庭花影,不肯上东廊。
-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
乱山沧海曲,中有横阳道。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鸠鸣高崖裂,熊斗深树倒。绝壑无坤维,重林失苍昊。跻攀寡俦侣,扶接念舆皂。俯仰慄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