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歌
〔唐〕
敛笑凝眸意欲歌,高云不动(1)碧嵯峨(2)。
收敛住笑容双眸凝视,看样子好像要唱歌了。那高空中的碧云就已经停住不动,聚在一起就像是高高的山峰。
铜台(1)罢望归何处,玉辇(2)忘还事几多。
魏武帝死去以后,当年在铜雀台上宴饮欢歌的歌伎都到了什么地方呢?穆天子参加了西王母为他举行的宴会后,因歌声的美妙丢下了手头的事情而留连忘返。
青冢(1)路边南雁尽,细腰宫(2)里北人过。
在安葬王昭君的路边,向南飞去的大雁已经消失了。那轻歌曼舞的楚宫也早已被从北方来的秦人侵占。
此声肠断非今日,香灺(1)灯光奈尔何。
所听到的歌声足以断肠并非始自今日,面对残烬的蜡烛,也只能说一声“奈何”了。
小提示:李商隐《闻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闻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即点题,写歌者的美容和歌声的动听;中间二联化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既表明歌者的身份,又寄寓着深沉的感慨;尾联写歌者的哀怨。此诗构思精密,情致婉曲,风格独特,典故诗情浑然一体,婉约雅致 。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曾因旱放归宫女。此诗有“铜台罢望”之句,当是旧帝崩后不久之谓;又有“玉辇忘还”之语,其旧帝当是好巡幸者,暗指唐武宗。大中元年(847年)二月放宫人时,距唐武宗之崩不久。诗中所涉之出宫人事,当在大中元年(847年),《闻歌》其写作时间由此当可推定为大中元年(847年)。
相关诗词
-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开筵上日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诸生颇...
-
和杨余诸君在谪中忆往年西园听歌
花落名园罢醉游,故人无复旧风流。吴乡莫叹无歌听,若使闻歌意更愁。
-
七峰歌寿范郎中渊
...生申理或有。平生气与苍壁高,落笔烟霞常在手。六载为郎不爱身,五十生儿将白首。湘南新鲊红胜王,燕京高会多名酒。岁岁登堂娱笑歌,歌我七峰为尔寿。
-
招子昂饮歌
与君相逢难草草,与君相逢苦不早。人生何处小泥涂,此日飘零武林道。武林城中马如云,闭屋狂歌人不闻。狂歌自笑君亦笑,依然狂绝不如君。君歌岂是真狂者,青衫少日春潇洒。至今俊笔五花纹,最惜青眸十步下。虚名何用等灰尘,不如世上蓬蒿人。黄金偏趋不贫室,白发难老无...
-
赤龙歌
赤龙搅海海水浑,巨鳞细鳞乱纷纷。大风播荡几寒暑,馀腥犹自满江濆。上帝闻之发震怒,不使淫威遍下土。飞符直取赤龙归,投彼遐荒畀豺虎。春云布满东南隅,疏疏密密雨声徐。桑麻蔽野鸡犬静,遥闻击壤歌唐虞。
-
午日闻竞渡歌
记得童年百不忧,每逢佳节盻嬉游。如今为客不知节,闻着歌声添客愁。
-
浣溪沙·罢酒闻歌泪欲倾
罢酒闻歌泪欲倾。为谁消息不胜情。更无一字是宫声。此夜风花成怅恨,他年人事莫牵萦。教坊新调未知名。
-
解连环·闻歌
...,暮寒侵帐。谩记省、鹅酒浮樽,正携手碧阑,月华初上。懒起吹箫,怕碍著、小红低唱。问琵琶门巷,可似那时,风景无恙。哀歌自成跌宕。却微闻笑我,归计辽旷。谁与唤、桃叶桃根,便轻趁东风,渡口双桨。燕子飞来,道花雨,一江春涨。更焚香,卷帘镇日,系舟不放。
-
闻歌
桃花扇底落纷纷,宛转清歌一曲闻。醉杀文园渴司马,酒垆斜盼卓文君。
-
闻歌·其二
久不闻水歌,溪上夜如何。一声长复短,隐隐度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