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天际归舟
〔清〕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1)愁削。一舸青琴(2),乘涛载雪(3),聊共斟酌。
泛舟江上,在极远的天边有一只归船。悔不该,轻易相许与故乡梅花的约定。归雁之声与箜篌相和,我们和归雁一样漂泊在沙洲。酷寒却是分毫未减,东风吹又急,有谁来同情我愁苦憔悴。一只小船一位美人,和她乘着波涛共饮酒。
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1)十年幽恨,损萧娘(2)眉萼(3)。今夜冷、篷窗(4)倦倚,为月明、强(5)起梳掠(6)。怎奈银甲(7)秋声,暗回清角(8)。
不要埋怨我感伤离别感伤春日,我害怕老去,心情也渐渐不似以前。弹指间十年过去,辗转奔波,身形容颜也减损了。今夜寒冷,困倦倚靠着船窗,为了明月,勉强起来梳妆。怎奈苍凉的秋声从指间流出,凄哀如清角之音。
小提示:蒋春霖《琵琶仙·天际归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琵琶仙·天际归舟》是清代词人蒋春霖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叙写词人与侍妾婉君泛舟黄桥,望见一江之隔的故土,从而产生悔恨;下片伤春伤别,情意缠绵,从词意来看,词人似要与婉君作别,即婉君要离词人而去,十年相伴,其间恩恩怨怨,幽恨难消。词意含蓄委婉,哀而不怨。
- 作品出处水云楼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琵琶仙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同治四年(1865),正是太平天国乱后一年,作者此时移寓泰州。此年词人与姬人婉君泛舟江苏县北的黄桥镇,而他的家乡就在镇的南面,和黄桥一江相望。但他恨羁旅匆匆,长年漫游江北,为生计奔波劳命,虽有归隐故乡的心愿而未能实现。他看见此起彼灭的烟霞,沉重的江水,不禁思念家乡,因此创作了《琵琶仙·天际归舟》此词。
相关诗词
-
次新淦
柳条日以青,雪消春水煖。溯流何儃佪,又见白日晚。山光与水色,取适兴不浅。开户面大江,凭轩见孤巘。云端野烧明,天际归舟远。忧来觉时遥,欢去知星短。安行复饱食,使我颜色腼。进德思乾乾,匪躬怀蹇蹇。持此慰吾心,庶以善自勉。
-
琵琶仙·乙未十一月二十日观伶人演长生殿弹词
冷落霓裳,更谁问、开宝当时遗谱。无奈客里销魂,愁深屡回顾。浑不信、蛇皮弦子,惯弹得、泪珠如雨。满地江湖,极寒宫阙,回首何处。便从此、铁板铜琶,把棋局沧桑为君诉。多少琼花璧月,总春风尘土。才昨日,淋铃曲罢,怨天涯、肠断声苦。又是一抹斜阳,暗迷烟树。
-
琵琶仙·与江湖诸友泛舟东湖
尊酒相逢,笑同是、旧日天涯行客。花气轻浣兰襟,琵琶泪无迹。秋正悄、疏灯自落,风潇洒、桂华流席。截竹吹云,抽刀断水,天地宽窄。且休问、吴国当年,甚湖里宇宙夜深觅。都向藕花多...
-
解连环·岩空人悄
岩空人悄。澹霜林渲晚,霞天回照。认一抹林外晴沙,是鹤瘦筇孤,那回曾到。写出青山,写不尽鹃啼猿啸。怅平生心事,向平五岳,安期三岛。尺幅平量画稿。有名家点笔,词仙借抱。尽缥缈天际归舟,只搅碎秋心,乱蛩衰草。断梦无痕,又转入玉京仙调。夜灯青,念君髯影,萧萧吟老。
-
自仙潭治归舟呈王鸥盟·其一
江头重整旧渔衣,触起眠沙鸥鹭机。烟渚芦花留不住,叶舟还趁夕阳归。
-
送于彦成归越次郯九成韵
江南岁云暮,仙客泛归舟。交态浮云变,离怀逐水流。雪空横独鹤,沙际渺群鸥。剑佩山阴道,知君独重游。
-
琵琶仙·颦月笼寒
颦月笼寒,奈相见、旧日东阑愁凭。溪上空掩,微云蘋波澹无影。酸一点、离心似酒,被前浦、雁声吹醒。断甃通潮,遥岚阁雨,幽恨销凝。问何处、怨鹤啼烟,但凉翠濛濛湿萝磴。依约远山眉样,待霜娥开镜。风笛冷、春欺倦柳,剩断桥、几缕摇暝。早又深烛单衫,悄归渔艇。
-
琵琶仙·寄姊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
银河篇寄颐道主人汉皋
...银河云影碧,八月银河露华白。金风微动晚凉生,最觉分明秋七夕。七夕银河分外明,青天不许片云行。璇宫夜静支机石,微觉珊珊静有声。画屏光冷销银烛,案户横斜还络角。花阴深处倚阑干,罗衣单薄人如玉。红墙宛转鹊桥秋,知有天涯望远愁。天际归舟何日到,莫教织女望牵牛。
-
琵琶仙·忆昔
樱笋香时,有兰桨、打破千重银浪。惊定还愕,疑当年苏小模样。看画扇、亲题小字,谛观了、是真非诳。且与安排,金尊绮席,丝竹豪亮。又还说、天上星移,怪珠箔、东风总无恙。欲把一杯清醑,与云鬟偎傍。思往昔、藏钩射覆,换红牙、一曲低唱。这一回巧相逢,甚时重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