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
〔唐〕
弭棹(2)凌奔壑(3),低鞭(4)蹑峻岐。
渡过奔腾的溪流,停下船来换乘马匹,低垂着马鞭小心翼翼地攀登在险峻的山间小路上。
江涛出岸险,峰磴(1)入云危。
回首俯视,山下江涛像要冲出江岸一样惊险;举目仰望,通往山顶的石阶仿佛没入云彩般高不可攀。
溜急(1)船文乱(2),岩斜骑影移(3)。
山下水流湍急,航船划开的水波马上就变得紊乱了;山上岩石横斜陡竖,身下坐骑的影子飘忽不定。
水烟笼翠渚(1),山照(2)落丹崖(3)。
水流激起的雾霭笼罩着翠绿的江渚,山中的斜阳映照着色彩绮丽的崖壁。
风生蘋浦(1)叶,露泣(2)竹潭枝(3)。
微风从水边浮萍的叶子上生起,露珠从水潭边的竹子的枝叶上一滴滴地滑落。
泛水(1)虽云美,劳歌(2)谁复知。
坐船在江上飘荡、骑马在山中游玩虽是美事,但船工、马夫所唱的又累又饿的悲歌又有谁能够理解?
小提示:王勃《泥溪》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泥溪》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排律。此诗描写泥溪一带山水雄奇艰险的景象。开头刻画急流峻岭畏慑行人的情态,接着描绘船出峡口与马行斜岩的情景,最后慨叹行旅之劳顿。在艺术方面,诗人运用出色的对句进行描写,并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诗旨。
创作背景
这首《泥溪》诗当作于王勃被逐出长安后南下入蜀之后,时间大约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当与《麻平晚行》作于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