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1)。
北池云水相连显得格外宽阔,华美的馆舍可以遮避秋风。
独鹤元(1)依渚,衰荷(2)且映空。
独鹤本依凭于水中的小丘,衰败的荷叶且与天空相映于池中。
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采摘带刺的菱角,踩藕于塘泥之中。
素楫分曹(1)往,金盘小径通。
小船分批运送采摘的莲藕,用金盘装上从小径运走。
萋萋(1)露草碧,片片晚旗红。
池边长着十分茂盛的碧绿野草,小船上一面面的小旗被晚霞映红。
杯酒沾津吏(1),衣裳与(2)钓翁。
严公于席前把杯酒赏给津渡小吏,又以衣裳赠与钓鱼的老翁。
异方(1)初艳菊,故里(2)亦高桐。
有人送来这异乡刚开的鲜艳秋菊,我不禁想起故里业已落叶的梧桐。
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树叶摇落使我倍添思乡之情,淹留蜀中有待战事成功。
严城(1)殊未掩,清宴已知终。
趁庄严的城门犹未关掩之时,此清雅的宴会应及时告终。
何补参军(1)乏,欢娱到薄躬(2)。
我有何长可裨益手参军的缺乏,连这样欢娱的事情也轮到我这无能之人呢?
小提示: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歌紧扣题目的“临眺”展开,“北池”句至“片片”为诗人与友人眺望之景,后半部分则融情于景,以“异方”“故里”的对比,抒发思乡之情,尾句宴终自谦之词与题目相呼应,又表达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诗多处使用对偶、用典的艺术手法,融情于景。
- 作品出处杜工部集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64年
创作背景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天,杜甫同严武在北池临眺作了《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夷门得隐沦,而与侯生亲。仍要鼓刀...
-
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寂寞云台...
-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香阁,胡尘昏坱莽。反覆归圣朝,点染无涤荡。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覆穿四明雪,饥拾楢溪橡。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天长眺东南,秋色馀魍魉。别离惨至今,斑白徒怀曩。春深秦山秀,叶坠清渭朗。剧谈王侯门,野税林下鞅。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词场竟疏阔...
-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
济上四贤咏·郑霍二山人
翩翩繁华子,多出金张门。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岂乏中林士,无人荐至尊。郑公老泉石,霍子安丘樊。卖药不二价,著书盈万言。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吾贱不及议,斯人竟谁论。
-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苞藏成别岛,沿浊致清涟。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远写风光入,明含气象全。渚烟笼...
-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耳虚多听远,展传晨鸡鸣。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