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后遇恩不沾
〔唐〕
天作云与雷,霈然(1)德泽开。
天上雷鸣电闪,风起云涌,原来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1)越裳来。
东至日本,南到曾经贡献白羽雉鸡的越南都享受到这次皇恩。
独弃长沙(1)国,三年未许回。
可是我却像汉朝的贾谊,流放在南方,已经三年了,还不赦回。
何时入宣室(1),更问洛阳才。
什么时候再把我招入皇宫,问我天下大计,让我能够施展才华呢?
小提示:李白《放后遇恩不沾》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放后遇恩不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遭流放后的感受,作者以西汉贾谊流放长沙作比,表现了豁达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晓畅自然,表现了李白豁达乐观、百折不饶的精神。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流放途中。李白被唐玄宗冷落后,受永王李璘的邀请,作了幕府。不久,永王“东巡”,不听唐肃宗的命令,擅自进军领地以外的地区,被唐肃宗派兵击败。李白受牵连而坐罪流放(长流,不许归)去夜郎(在今贵州),行至巫山遇赦得还(还有说已经去了夜郎,遇赦才还)。这是他在流放途中所作。
也有人认为李白此诗的系年不应为公元758年(乾元元年),而是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春天。首先,此诗首联中的“云雷”不是“雷雨”,不能说是李白欲求“赦宥”;其次,与李白其它流夜郎诗联系,可知此诗作于流放结束之后。此外,从全诗诗意看,只有在遇赦之后才可能产生受任用的愿望,流放途中不可能产生这种奢望。
相关诗词
-
姑恩曲二首 其一
繁霜百草短,女萝松下长。白石烂为泥,姑恩不可忘。
-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寺,归诚谒梵居。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踌躇。
-
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酬皇甫侍御见贺之作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
放萤怨
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架中科斗万馀卷,一字千回重照见。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馀怨。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那将寂寞老病身,更就微虫借光影。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
-
至后睡觉
匆匆又过一阳生,睡恰浓时梦忽惊。帘幕深沉人四寂,阶除点滴雨三更。灯摇芒角开成晕,风吸窗棂过后声。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
-
客中遇雪不胜家山之思催晦庵写诗及书
旅枕骤疑风彻屋,晓窗还见雪填渠。梅花未放腊前蕊,雁足浑无别后书。故意谁其哀范叔,倦游身自困相如。赠言故愈绨袍赐,载路何须驷马车。
-
书柳子厚牛赋后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
-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且诵万遍胁不至席二十余年予亦作二首·其二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既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蒙蒙。养成丹灶无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