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
晚天萧索(1),断篷踪迹,乘兴兰棹(3)东游。三吴(4)风景,姑苏(5)台榭,牢落(6)暮霭初收。夫差(7)旧国,香径(8)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9)。
傍晚的江边,十分寂寞,我像折断了的蓬草,到处飘飞,如今兴致一来,又乘船向东游荡。夜雾初散,三吴地区的风景历历在目,苏州一带的亭台楼榭稀疏零落,远不及以前漂亮。这往昔属于夫差的国土,芳香馥郁的花径都湮没了,空自留下座座荒凉的小山岗。繁华的景象已经看不见,只听见麋鹿呦呦地叫嚷。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1),图王取霸(2)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3)范蠡(4)扁舟。验(5)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怀想当年,夫差徒然运筹帷幄,不停指挥战斗,为的是称霸逞强。江山似图画那样美丽,天空云涛滚,江中水波茫茫,但威风凛凛的他,还不如坐着小船远游的范蠡。细细研读以前的图书、历史,当时的风云、成败只能使人嗟叹神伤。夕阳斜照着无边的野革。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愁情,一片怆廉。
小提示: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双声子·晚天萧索》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怀古词。词的上片写词人暮秋登临时的所见,词人登临姑苏台,游览春秋时吴国旧迹。下片侧重写词人的感慨,通过今日的荒凉与当年繁华的对比,表现了一种深沉浓烈的兴亡感。萧索荒落的景物中交织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反思,形成一种苍凉浑厚的意境。笔调雄浑、庄重,与柳永一贯的艳俗的词风截然不同。
- 作品出处乐章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双声子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双声子·晚天萧索》此词风格典雅,写作态度严肃,当是柳永入仕后作的雅词,但写作的具体时间已难考定。当时柳永宦游时来到吴国故地苏州,许多古代的一遗迹使他产生了怀古的幽情,此词便是他宦游苏州所做。
相关诗词
-
天说
...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蓄而息之者,天地之仇也。今夫人举不能知天,故为是呼且怨也。吾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其祸焉者受罚亦大矣。子以吾言为何如?」柳子曰:「子诚有激而为是耶?则信辩且美矣。吾能终其说。彼上而...
-
林园晚霁
雨歇见青山,落日照林园。山多烟鸟乱,林清风景翻。提携唯子弟,萧散在琴言。同游不同意,耿耿独伤魂。寂寞钟已尽,如何还入门。
-
游子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
晚秋闲居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
-
秋晚泊石头驿有寄
萧索漳江北,何人慰寂寥。
-
晚秋江上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其二
朗朗神居峻,轩轩瑞象威。圣君成愿果,太子拂天衣。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还闻涡水曲,更绕白云飞。
-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
雪梅香·景萧索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
-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