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之子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齐有富人,家(1)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齐国有一富人,家累千金,财产无数,但是他的两个儿子甚是蠢笨,儿子的父亲又不教导他们。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2)(1)其家?”

一天,艾子对他们的父亲说说:“您的儿子虽然很好,但不通事务,日后怎么能够持家呢?”

父怒曰:“吾之子(1)而且(3)多能(2),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聪明并且具有各种本领,怎么会不了解世间的各种事务呢?”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2)妄言(1)之罪。”

艾子说:“不如试一试他,只要问你的儿子,所吃的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愿承担造谣的罪名。”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1)布囊取来。”

富人就叫他的儿子来问他,儿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米是从布袋里取来的。”

其父愀然改容(1)曰:“子之愚(2)也!彼米不是田中来?”

富人神情变得严肃,改变面容说:“儿子你真是愚笨!难道不知道米是从田中来的吗?”

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艾子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是他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愚不可及的儿子。”

小提示:苏轼《富人之子》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富人之子》出自《艾子杂说》 讽刺了那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更说明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孩子不可以娇生惯养,否则对他很不利,因此教育方法也很重要。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太过娇生惯养,以为只要有他在日后他的儿子便会衣食无忧,实则差矣。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