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陆放翁诗卷后
〔宋〕
天宝诗人(1)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天宝间的诗人杜甫,他的诗就是一部历史;他对着杜鹃鸟再次下拜,有感于国破民困,泪下如涓涓泉水。
龟堂(1)一老旗鼓雄,劲气(2)往往摩其垒(3)。
龟堂老人陆游与杜甫旗鼓相当,所作诗有刚强正直的气概,直迫近杜甫的诗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1)建溪(2)茶。
他穿着轻裘,骑着骏马,赏遍了成都城中的名花;又持着透明洁白的茶杯,在建溪品尝着名茶。
承平(1)麾节(2)半海宇(3),归来镜曲(4)盟鸥沙(5)。
天下太平,宦游的足迹到过国中的一半;辞官归来,隐居鉴湖,与白鸥为盟,度过了晚岁年华。
诗墨淋漓不负酒(1),但恨未饮月氏(2)首。
喝醉了酒随意挥洒,作出了高超的诗篇上万首;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投身战场,亲手斩下敌酋的头。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床头挂着的宝剑白白地发出铿然声响,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原大好河山落在敌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1)。
远远的青山如同一线,笼罩着蒙蒙哀怨;祖国的东南一带也燃烧着战火,恢复的大业已经成空。
来孙(1)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陆游啊,你的后辈虽然见到了九州一统,可统治者是胡虏,在家祭时怎么开口禀告你这泉下的老翁?
小提示: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书陆放翁诗卷后》是宋末元初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七言古诗。诗中肯定陆游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概括陆游一生坎坷经历和报国雄心,最后接入自己,把当前现实与陆游所处时代作对照。诗将叙事与抒情紧紧地融合在一起,雄浑而劲健。全诗言近旨远、意深辞婉,句句发自肺腑,缠绵中见悲壮,在林景熙诗中很有代表性。
- 作品别称题陆放翁诗卷后
- 作品出处霁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有宋一朝,外患频仍,南渡之后,更是国事日非,风雨飘摇。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在元兵追击下,崖山一战,南宋全军覆没,陆秀夫抱八岁幼帝赵昺投海,南宋遂亡。南宋诗坛经受着时代凄风苦雨的洗礼。爱国诗人面对亡国的奇耻大辱,痛心疾首,扼腕捶胸,谱写了一曲曲或慷慨激昂,沉郁哀切的诗篇。爱国主义成了南宋诗歌最深刻、最动人、最光辉的主题。它不仅在陆游、文天祥等诗坛巨搫的创作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而且在宋亡以后诗多遗民诗人的篇什中也有着鲜明的反映。林景熙这首《书陆放翁诗卷后》就是其中一首脸炙人口的绝唱。
相关诗词
-
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
-
题史髯诗卷后二首·其二
脑脂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
-
题史髯诗卷后二首·其一
平生一士万金多,更恨诗人饿涧薖。羁旅忽成开笑口,软红尘底得阴何。
-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后
...尺,所愿求直寻。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喑。嘐嘐晨鸡鸣,岂问晴与阴。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它年楚倚相,傥能记愔愔。
-
书薛符溪诗卷
...虽不多,得名端不浮。遗墨见绝少,六丁方隐搜。曩闻桃花为,强悍繄公柔。篇什富袭藏,零残皆萃裒。牛腰几卷轴,棘心怀松楸。心声出诚素,瑶肪谢雕锼。往年诗寄为,趣为买归舟。为无一簪直,自衒富寡俦。倒橐仅如此,贫祟何时瘳。昨从西子湖,来访蘋花洲。请续梁甫...
-
书雪湖寄张高沙诗卷后
...城。执此能事柄,凌夺造物真。雪湖坐此彻骨贫,致贫之具犹示人。铿锵应是我辈语,饥鸢悲苦哦清新。高沙旧日春风手,也是乘槎丈人后。红莲开幕著诗人,此段风流少人有。飞声郎署知闻旧,扫门谩惜千金帚。不图愿与丈人厚,要看云锦三千首。
-
诗思十首·其八
忝窃严陵郡,依稀陆放翁。作诗踰万首,浪仕只千穷。醉卧三更后,閒吟两纪中。时时落幽梦,渔笛鉴湖东。
-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九
诗家自有律,高处在平中。能使生为熟,何愁拙不工。严祠七里濑,汉鼎一丝风。敢谓方虚叟,还如陆放翁。
-
学诗吟十首·其八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南睨三茅阁,千灯破暗黑。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犹当陆放翁,桐江刻诗集。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其五
诗人而寿者,近有数老仙。后有陆放翁,前有曾茶山。亦复有二赵,南塘与章泉。年皆八九十,至今诗集传。南岳五藁出,岂无刘后村。老妓风水僧,两诗太不然。三生感容堂,晚节尤可怜。虚叟年七十,努力当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