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寺
〔宋〕
藓(2)墙围着碧孱颜(3),曾是当年海涌山(4)。
缀满苔藓的寺墙围住苍翠、峻峭的巉岩,谁能想到这曾经是当年的海涌山。
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好像是佛祖有意要把好峰藏入寺里,为的是不让清幽之境落入污浊的尘寰。
剑池(1)草色经冬在,石座(2)苔(3)花自古斑(4)。
瞧,这剑池的草色,经过严酷的冬天依然郁郁葱葱,蕴含着生机无限;而石座的苔花,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纷杂斑斑。
珍重晋朝吾祖(1)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呵,我多么珍重晋朝我的先祖留下的这座寺院,每回来游总是流连忘返。
小提示:王禹偁《游虎丘寺》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虎丘寺》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扣题,写山峰碧绿高峻、突兀险要,并追忆久远的年代和人世沧桑;颔联写进入寺院内所见的优美景色;颈联是紧承颔联的虚写转而实写院内景物;尾联写诗人对虎丘山寺的敬慕以致流连忘返。全诗文字省净,格调清丽,虚实结合,意境开阔。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游虎丘寺》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作者王禹偁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年)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此后其在苏州居官三、四年,经常来往虎丘山,且在虎丘山上筑有住宅,此诗当是其在苏州居官时所作。
相关诗词
-
郭祥卿同游虎丘
弱植有缓步,同游无杂宾。清阴山寺古,红树石楠春。丘垄埋吴国,园林阅晋人。不应系舟处,犹是去年津。
-
携儿子允文登虎丘寺有感昔游
暇日停舟绿水隈,芳菲不尽夕阳台。旧游零落何须问,一寺青山父子来。
-
五月五日同佥宪别驾二宗长御史审理二林昆季吴判簿盛训科游姑苏虎丘寺次佥宪韵
赴阙同登浙水舟,停桡共过阖闾丘。云随殿阁疑天近,江拥吴淞入海流。石上逢僧松影落,池边访古剑光浮。别筵况有登高赋,牢落偏消客路愁。
-
游虎丘山
参差楼阁半山开,迤逦登高入寺来。宝藏虎归风撼树,剑池龙去水生苔。尘封坡老题诗壁,云锁生公说法台。但过不须穷古迹,上方猿鹤易惊猜。
-
游虎丘
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芳游坐迟暮,无物惜馀景。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野草时有香,风絮淡无影。山行纷游人,金翠竞驰骋。朝来有爽气,此意独谁领?我来极登览,妙灵应自省。遥看青数尖,俯视绿万顷。逃禅问点石,试茗汲憨井。意行忘步...
-
游虎丘山寺
浮生偷得片时閒,古寺寻僧借景看。楼阁倚云山气湿,辘轳捲水涧声寒。地埋吴剑痕犹在,碑刻唐诗字未漫。寄榻禅房不知晓,起来松日已三竿。
-
与抑之游虎丘寺
风至开山阁,云归卧佛床。
-
吾尹邀游虎丘奉次席间联句
使君置酒赞公房,飞盖追随草木光。选胜不辞萧寺远,为閒翻遣老僧忙。千村霁雪人凭阁,一坞碧云山堕墙。斜日离离宾客乱,好修故事续欧阳。
-
酬赵西里游虎丘·其一
相携上郁峨,舟似叶随波。寺压秋痕瘦,云沉古迹多。远舒高处望,清递隔船歌。尽写吴中胜,新吟细濯磨。
-
游虎丘次韵
阖闾城外小层峦,瘦竹寒松数里间。并岸逢僧知近寺,入门凿石渐登山。纯钩剑化空池在,幽独诗成白日闲。游客幸无官事束,何须斋舫敛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