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五代〕
红日(1)已高三丈透(2),金炉次第(3)添香兽(4)。红锦地衣随步皱(5)。
红红的太阳已经升到最高处了,透过帘幕照进宫内,可从昨夜便开始的舞乐狂欢还没结束,宫女们鱼贯而入,挨个儿将金炉里快要燃尽的檀香,重新添加上,她们训练有素而又轻盈的莲步,是不会把那些铺设在地上的红色锦缎弄皱的。
佳人舞点金钗溜(1),酒恶时拈花蕊嗅(2)。别殿遥闻箫鼓奏(3)。
那是一位漂亮美丽的舞者,还在酣舞不止,脚步都有些不稳了,那发髻的金钗儿都倾斜着,还在来回摆动。怪不得她有点脚步不稳,一定昨夜喝了太多的酒,这会儿酒劲儿还没过呢。她时不时拈起花儿来嗅嗅,是为了想让花的香味使自己清醒一下,她那卧鱼嗅花的身段,真美。跟贵妃娘娘醉酒时是一样的,你看,她还在静听其他宫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箫鼓奏乐的声音。
小提示: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作品,词中主要描写宫中声色豪奢、风情旖旎的奢华的生活场景。白天里举行的一场宫廷舞会,细致地刻画宫廷舞台富丽堂皇的布置,生动地写舞女们轻盈灵动的舞步和妩媚婉转的姿态。表现词人的得意心情,而客观效果却赤裸裸地暴露了南唐小朝庭的腐朽没落。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开宝八年(975)之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李煜前期,身为南唐国主,生活奢华,沉醉于歌伎舞乐,放荡不羁,尝题石壁自称是“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十国春秋》卷一七引《诗话类编》)。他不仅是喜爱歌舞乐艺,又通音律,善填词,而且兴之所至,也起舞弄影,以尽欢娱。在这个时期,他的词作多以酒宴歌舞为描写对象,这首词就是其中的代表。词中所写的时间,是夜以继日地酣歌曼舞的第二天。主人公是后主李煜及其宫人们。
相关诗词
-
添字浣溪沙·日日闲看燕子飞
日日闲看燕子飞,旧巢新垒画帘低。玉历今朝推戊己,住衔泥。先自春光留不住,那堪更着子规啼。一阵晚香吹不断,落花溪。
-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
浣溪沙·至日带湖
爱日回春一线长。氛氲谁忆御炉香。孤城岁晚卧沧江。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剩拼华发醉为乡。
-
浣溪沙·红锦障泥杏叶鞯
红锦障泥杏叶鞯,解鞍呼渡忆当年,马骄不肯上航船。茅店竹篱开席市,绛裙青袂斸姜田。临平风物故依然。
-
浣溪沙·暖日温风破浅寒
暖日温风破浅寒,短青无数簇幽栏,三年春在病中看。中酒心情浑似梦,探花时候不曾闲,几年芳信隔秦关。
-
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
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夕阳高处画屏开。
-
浣溪沙·一日嘉名万口传
一日嘉名万口传。都凭新乐播芳鲜。非关呈瑞作人妍。地褊不妨金步稳,境幽生怕鼓声填。馀尊相与重留连。
-
浣溪沙·江上秋高风怒号
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别魂迢递为君销。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碧纱窗外有芭蕉。
-
浣溪沙·夏日
帘卷薰风夏日长。幽庭脉脉橘花香。闲看稚子引鸳鸯。四月雨凉思御夹,三吴麦秀欲移秧。不知身在水云乡。
-
浣溪沙·标致清高不染尘
标致清高不染尘。星冠云氅此霞裙。门掩斜阳无一事,抚瑶琴。虚馆幽花偏惹恨,小窗闲月最消魂。此际最教还俗去。谢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