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曲
〔唐〕
莲(1)枝未长秦蘅(2)老,走马(3)驮金斸(4)春草(5)。
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水灌香泥(1)却月盘,一夜绿房(3)迎白晓(4)。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
美人(1)醉语(2)园中烟,晚华已散(3)蝶又阑(4)。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梁王(1)老去罗衣(2)在,拂袖(3)风吹蜀国弦(4)。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归霞(1)帔拖(2)蜀帐(3)昏,嫣红(4)落粉(5)罢承恩(6)。
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檀郎谢女(1)眠何处?楼台(2)月明燕夜语。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小提示:李贺《牡丹种曲》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牡丹种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点明是暮春时节,写牡丹的栽种和开花;中间四句既写花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全诗选材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内涵邃深,讽刺意味浓烈,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地揭示了统治者腐朽的生活本质。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811年
创作背景
唐贞元、元和之际,京都贵族赏玩牡丹成风,为此挥霍大量金钱。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岁暮,车马若狂,以不耽乐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诗人李贺写下《牡丹种曲》这首诗对此事进行了嘲讽。
相关诗词
-
富贵曲二首·其一
有金张族,骄奢相续。琼树玉堂,雕墙绣毂。纨绮杂杂,钟鼓合合。美人如白牡丹花,半日只舞得一曲。乐不乐,足不足,争教他爱山青水绿。
-
中山临上人院观牡丹寄诸从事
闲来吟绕牡丹丛,花艳人生事略同。半雨半风三月内,多愁多病百年中。开当韶景何妨好,落向僧家即是空。一境别无唯此有,忍教醒坐对支公。
-
牡丹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不乾。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
-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
...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
王元道剪牡丹见饷二绝·其二
已是飞花落絮天,东风犹入竹坡寒。绿樽恨我无醇酎,红艳烦君送牡丹。
-
牡丹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
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
种牡丹
经冬种牡丹,明年待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