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嘲红木犀
〔宋〕
开元盛日(1),天上(2)栽花(3),月殿(4)桂影重重(5)。十里芬芳,一枝金粟(6)玲珑。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7)。翠华远(8),但江南草木(9),烟锁深宫。
北宋盛世之时,皇宫里栽满了桂树,月光下树影重重。桂花香飘十里,枝上的桂花小巧玲珑。后来京城陷落到金人之手,想起当时的景象,真让我悲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后,只有桂树静静地伫立在深宫之中。
只为天姿(1)冷澹(2),被西风酝酿(3),彻骨(4)香浓。枉(5)学丹蕉(6),叶底(7)偷染妖红(8)。道人(9)取次装束(10),是自家、香底家风。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只因桂花天生不够秾艳,秋风的熏陶使它酿就彻骨的浓香。它却徒然模仿红蕉,偷偷将叶里的花染成鲜艳的红色。桂花好像道人衣着随意,这是它自身香气的本色。只怕是因为处境凄凉,它借酒浇愁使脸色酡红。
小提示:辛弃疾《声声慢·嘲红木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声声慢·嘲红木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上片追忆儿时所见北宋旧宫中高大的桂树,芬芳香浓。这里曾经歌舞升平,而今徽、钦二帝北入绝域,江南草木锁于深宫。下片写红木犀虽然改变了颜色,却仍然没有脱离木犀的气息,所谓自家“家风”,寄寓了词人深刻的民族观念。结尾两句为木犀解嘲,兼以自嘲。词人将千古兴亡、百年悲欢都在咏红木犀中呈现出来,其中蕴藏的是深沉的家国之痛。全词借花喻人,以小见大,在今昔对照中寄托黍离之悲,词意凄婉,含蓄幽深。
- 作品别称声声慢·赋红木犀
- 作品出处稼轩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声声慢
- 创作年代1172年
创作背景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据广信书院本将此词编次于《声声慢·旅次登楼作》之后,作年约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在家乡沦陷时未能脱身,被迫做了金朝的官。辛启泰《辛稼轩年谱》记载辛赞曾知开封府,所以辛弃疾少年时能有机会进入北宋旧宫观赏。当时盛开的木犀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追记当日印象而作《声声慢·嘲红木犀》此词。
相关诗词
-
声声慢·啼螀门静
啼螀门静,落叶阶深,秋声又入吾庐。一枕新凉,西窗晚雨疏疏。旧香旧色换却,但满川、残柳荒蒲。茂陵远,任岁华苒苒,老尽相如。昨夜西风初起,想莼边呼棹...
-
声声慢·高寒户牖
...换却,处处堪伤。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
声声慢·催雪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熔脂。问剪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
声声慢·题姜晓泉埙听秋仕女图
...松钗,烟苏石发,深深庭院良宵。有约吟秋,婵娟大小双乔。妆楼乍过新雁,语西风、罗带凉飘。虚籁警,正蛩帘梦坠,麝炷心焦。还问声来何处,恁无情偏感,似醉难销。人自工愁,非关梧叶芭蕉。冰丝夜长慢理,借商音、闲谱离骚。幽思远,望青天、银汉影高。
-
宣召看红木犀赐宴索诗并谢恩
九霞深借晓光披,粟粟轻红荫碧枝。不逐秋香匀菊艳,要烘花色并彤墀。凉云收雨颁慈惠,宝幄中天拜宴私。折得一枝恩所赐,喜如初挂绿衣时。
-
声声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依旧时垂。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枝。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又争可、妒郎夸...
-
声声慢·和张文伯木犀
菊团封绿,莲萼凋红,萧然独见芳姿。短墙高榭,疏筠怪石偏宜。香遍秋风到处,微雨过、清露零时。花阴下,称笺毫唱和,杖履追随。曷似江头竹外,凌霜...
-
声声慢·香残镂管
...柯。少别千年,匆匆岁月飞梭。柳丝断魂在否,漫凄凉、拥鼻吟哦。凝望久,只栏干天际,遥隔云波。忆昔东华游倦,几留欢绛蜡,买醉红螺。恨入骚辞,依然兰畹愁多。而今玉楼赋就,比人间哀乐如何。子夜曲,但挥弦、弹作怨歌。
-
声声慢·用草窗体有赠
...翘。次第番风过也,怕绿阴结子,春去难招。好托微波,殷勤为护双桡。天涯自惊老大,且尊前、偎倚纤腰。银烛灺,渐曲终人渺,惆怅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