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宋〕
艅艎(1)东下,望西江(2)千里,苍茫烟水(3)。试问襄州(4)何处是?雉堞(5)连云天际。叔子残碑(6),卧龙(7)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8)能几?
艅艎大船东流下,远望千里西来的大江,只见一片烟水苍苍茫茫。若问襄州究竟在哪里?雉堞一直与天边云霞连接的地方。羊祜的残碑,诸葛亮的遗迹,都满载遗恨浴着残阳。后来的人物,有几个能有您这样卓伟超常。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1)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2)。眼底河山,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其肯为我来耶?”说这话的乌重胤的礼贤下士,才能够使人们精神振奋,意志增强。不要老是认为现在太平无事了,便避讳讨论军备武装。眼前的江山,楼头的鼓角,都流露着英雄的慷慨悲凉。要想得到取功名的机会,在闲暇时就应该准备停当。
小提示: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是宋代词人刘仙伦为送朋友张明之赴京西幕府任职而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对友人的称许,下片是对友人的叮嘱,抒发了深沉的感喟。全词运用散文化的句法,勉励朋友以前代爱国人物为榜样,抓住时机为国效力、建功立业。气势阔大,激情洋溢。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词人送友人奔赴襄阳任职之时。当时宋金两国对峙于襄阳,暂时的平静麻痹了世人,甚至让人忘记了收复失地的重任。词人恐怕友人也被同化,所以写下该词,鼓励友人做好准备,时刻为收复失地不懈努力。
相关诗词
-
念奴娇·送治中
急流勇退,笑纷纷谁似,新安别驾。门掩青山无客到,昼卧桃花騣马。报国丹心,流年白发,洗尽功名想。道旁惆怅,贤哉又见疏广。况有九帙慈亲,琼花开处,日煖扶鸠杖。烨烨谢庭兰玉茁,都是清朝卿相。富贵归休,政如饮酒,不醉仍留量。扬州骑鹤,月明恍在天上。
-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六
众水争流赴硖中,轻舟东下疾飞鸿。流金不信人间热,知有长江万里风。
-
念奴娇·送范季沾还云门
范侯别久,爱孤松老节,癯而实茂。碧玉莲峰三岁主,添得无边鲜秀。月魄澄秋,花光炯夜,还共西风酒。酒前豪气,切云千丈依旧。客舍老眼才明,凝神八表,不肯留风袖。留得惊人三昧语,珠璧腾辉宇宙。茅屋云门,苍官青士,岁晚风烟瘦。软红尘里,为予千里回首。
-
念奴娇·寄萧善之
绛河明月,到中秋、不比寻常三五。神女梦,寒生嫉妒,特地行云行雨。天上婵娟,人间阴晦,怅望成悽楚。金尊翠袖,澹然相对无语。遥想天柱峰头,通宵宴赏,此地今何处。争似银桥侵汉表,直入琼楼玉宇。桂树婆娑,羽衣凌乱,偷得霓裳谱。素娥应笑,醉来狂兴如许。
-
念奴娇·送梦蘧北游
轻阴催暝,怅满天清露,故人临别。明月照人如有恨,况近中秋时节。几度徘徊,几番延伫,忽忽参辰没。朋游星散,文园诗酒消歇。回念郁郁劳生,客中强半,销尽轮蹄铁。又觅狗屠燕市去,苦恋关山风雪。辽海波寒,塞尘春暖,应念归鞍发。倘逢相问,道侬依旧犹活。
-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
春风逝无涯,夏潦生未已。思君溯江汉,行锐业难止。事繁丝唾乱,神静鱼鳞理。前年浙东幕,借助获专美。边头值閒暇,人物盛储畤。荒村鱼米场,孤戌花药市。雅知足禅味,玩世失忧喜。但疑柳上白,时杂髯间紫。岂非久不遇...
-
送韩时斋赴京湖幕
凄其秋已晚,塞草青欲黄。出门褰君衣,问君何遑遑。捷书来古岘,谈笑复古疆。功名有斯会,宁计道路长。思昔君之祖,尺箠笞西羌。当时军中谣,岂在甲兵强。慷慨怀前烈,膏秣趣晨装。掀髯作远役,匪为官爵忙。泪碑吊叔子,草庐访南阳。世岂无若...
-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二
莫言地近巂昆明,刺史题书笔不停。解道澄江净如练,空濛山水是昭亭。
-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其四
来守剑西三里城,胸中岂止俗尘生。簿书堆案惟思睡,见此魁梧觉眼明。
-
送张员外赴江西佥宪
万里春光逐使旌,之官今向豫章城。匡庐山色晴堪赏,彭蠡波涛夜不惊。四境兔狐皆屏迹,九霄鸾凤合知名。明朝草绿湖南路,我欲停车听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