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三首·其三
〔唐〕
南岳配朱鸟(1),秩礼(2)自百王(3)。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歘吸领地灵(1),鸿洞(2)半炎方(3)。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邦家(1)用祀典(2),在德非馨香(3)。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守(1)何寂寥,有虞(2)今则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洎(1)吾隘世网(2), 行迈(3)越潇湘(4)。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渴日(1)绝壁(2)出,漾舟(3)清光(4)旁。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1)五峯尊,峯峯次低昴(2)。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紫盖(1)独不朝, 争长嶫(2)相望。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恭闻魏夫人(1),羣仙(2)夹翱翔。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牵迫(1)限修途(2),未暇(3)杖崇冈(4)。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归来觊命驾(1),沐浴休玉堂。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三叹问府主(1),曷以(2)赞我皇。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牲璧(1)忍衰俗(2),神其思降祥。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小提示:杜甫《望岳三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岳三首·其三》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作,是诗人登山时抒发对南岳景象和自己的感悟的作品。作品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在礼赞南岳的同时,突出了高昂不屈的人格精神,融入了国仇家恨之思。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69年
创作背景
杜甫一生好入名山游,著有望岳三首,分别游览的是泰山、华山和衡山。而《望岳三首·其三》这首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年)春,是杜甫晚年游玩衡山时创作的。
相关诗词
-
闻司谏刘先生佥宪闽中赋怀三首·其三
宪府开闽越,雄才自汉京。莺声辞碣石,龙气望延平。奏疏君门远,刑章列郡清。褰帷过海岳,似亦厌承明。
-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三十二·西渎位
自彼昆虚,于以潜流。念兹诞润,岂侯不犹。在昔中府,暨海聿脩。迄既望止,神保先卣。
-
望岳二首·其一
闻道仙都白玉坛,东来灵气郁瓒岏。天回青眼三千里,路上云霄五十盘。终古儿孙朝岱帝,当年碑版肃祠官。浮踪误我登临约,苍翠何时得饱看?
-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其三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
-
寄友人三首·其三
一别三年各一方,此身漂荡只殊乡。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渺渺水波低赤岸,濛濛云气淡扶桑。登临旧兴无多在,但有浮槎意未忘。
-
送裴如晦即席分题三首·其三
邂逅君子堂,一杯相与持。便应取酩酊,万事不足惟。平明蔡河风,回首成差池。独我漫浪者,尚得行相追。磨刀鲙严冬,宿昔少陵诗。还当捕鲈鱼,载酒与我期。甫里松菊盛,洞庭柑橘垂。文章为我唱,不数...
-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三
干戈六代战血埋,双阙尚指山崔嵬。当时君臣但儿戏,把酒空劝长星杯。临春美女闭黄壤,玉枝自蕊繁如堆。后庭新声散樵牧,兴废倏忽何其哀。咸阳龙移九州坼,遗种变化呼风雷。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广陵衣冠扫地去,穿筑陇亩为池台。吴侬倾家助经始,尺土不借秦人筛。珠犀磊落万艘入,金璧照耀千门开。建隆天飞跨两海,南发交广东温台。中间嶪嶪地无几,欲久割据诚难哉。灵旗指麾尽貔虎,谈笑力可南山排。楼船蔽川莫敢动,扶伏但有谋臣来。百年沧洲自潮汐,事往不与波争回。黄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废畤空坛垓。使君新篇韵险绝,登眺感悼随嘲咍。...
-
杂咏三首·其三
商阳杀三人,每辄不忍视。亦云食君食,报礼当如此。波澜吹九州,金石安得止。永怀南山阿,慷慨中夜起。
-
示蔡天启三首·其三
身著青衫骑恶马,日驰三百尚嫌迟。心源落落堪为将,却是君王未备知。
-
次韵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歌不为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