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三会寺应制
〔唐〕
释子(2)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和尚讨论佛经的处所,臣僚们刻在厅堂里的字迹就可保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旧时台省的遗老还能认识,连圣上也在找那些断简残篇。
驻跸(1)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皇上来这里追怀千古的历史,敞开胸襟遥望天下的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四周山势缘着要塞而会合,两条河水夹着城堡而流。
宸翰(1)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皇上的御笔都陪同一起被瞻仰,天子的酒杯也接受群臣的奉献和报恩。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1)。
太平盛世的文章自然藻饰华盛,但愿永远纪念这回伟大而美妙的诗会。
小提示:上官婉儿《驾幸三会寺应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驾幸三会寺应制》是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此诗为应制诗,写驾临三会寺的景象,说明了皇帝来此地考察的缘由,同时描绘了一幅雄阔的江山社稷图,显示了皇家宽容开阔的胸襟。全诗辞藻华丽,大气恢弘。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驾幸三会寺应制》这首诗创作于景龙二年(708)十月三日,皇帝以及当时的皇太后驾临三会寺。按照大唐的礼俗,天子游行,一般会责令当朝的文武百官随同,以便根据天子的意思奉命写文,以此增添雅兴,一同去的除了上官婉儿,还有当时婉儿的情人宰相崔湜。崔湜能得以参与游玩,也是婉儿暗中提拔的结果,这首诗可以看出婉儿对崔湜的在乎有多重。
相关诗词
-
奉和荐福寺应制
梵筵光圣邸,游豫览宏规。不改灵光殿,因开功德池。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涌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闻韶三月幸,观象七星危。欲识龙归处,朝朝云气随。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
幸岳寺应制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汎觥。陪欢玉座晚,复得听金声。
-
幸少林寺应制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空乐繁行漏,香烟薄綵斿。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丘。
-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杨柳千条花欲绽,蒲萄百丈蔓初萦。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啭歌声各自成。定是风光牵宿醉,来晨复得幸昆明。
-
从幸香山寺应制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只苑当秋汾。
-
幸白鹿观应制
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唯应问王母,桃作几时花。
-
幸白鹿观应制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
幸白鹿观应制
御旗探紫箓,仙杖辟丹丘。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