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宋〕
湖上青山(1)对结庐(2),坟头秋色亦萧疏(3)。
生前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构筑庐舍,死后坟头上应该是秋色萧索。
茂陵(1)他日求遗稿(2),犹喜曾无封禅书(3)。
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从来没有写过什么谈封禅之书。
小提示: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从“结庐”和“坟前”落笔,首句写庐,次句写坟,由生前写到身后,概括了他的一生;后二句是用典,作者以遗稿中并无封禅书一类阿谀谄媚文字自慰,说自己不屑于像司马相如那样希宠求荣,以示高洁。全诗格调高逸淡远,体现了林逋的一贯诗风。
- 作品别称书寿堂壁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028年
创作背景
林逋生前一身梅香,也很在意自己死后的声名。史载,林和靖(林逋字和靖)既老,自为墓于庐侧,因作诗,即《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此诗当是作者临终明志之作。
相关诗词
-
询先七弟虑予以忧致病数来书问诗以答之
予季分我忧,书来甚频数。书中无他言,所虑眠食恶。自云忧患馀,生趣天已剥。但期晚相见,万事皆可略。寥寥天壤间,惟馀兄弟乐。我虽履坎陷,未敢趋摧落。尚思勇补过,迸出世网缚。何时边塞尘,洗以春江酌。收泪乾后土,一笑万金药。
-
过黄竹庵书一绝寄陈子明
昔年燕市盛遨游,此日青毡楚水头。同作波臣余更远,炎天四月下琼州。
-
闻圆载上人挟儒书洎释典归日本国更作一绝以送
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
-
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其一
人说马当波浪险,我经波浪似通衢。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龙神卫过湖。
-
清溪来明府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
珠明玉润尽惊人,不称寒门不称贫。若向吾唐作双瑞,便同祥凤与祥麟。
-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碌碌。兹淋既浃旬,无乃害九谷。予惟饿不死,得非道之福。手中捉诗卷,语快还共读。解带似归来,脱巾若沐浴。疏如松间篁,野甚麋对鹿。行谭弄书签,卧话枕棋局。呼童具盘餐,擫衣换鸡鹜。或蒸一升麻,或煠两把菊。用以阅幽奇,岂能资口腹。十分煎皋卢,半榼挽醽醁.高谈...
-
跌伤伏枕有劝醲酒者暂忘所苦因有一绝
一杯宜病士,四体委胡床。暂得遗形处,陶然在醉乡。
-
仁宗皇帝在藩邸赵人刘士中登塔采鸽供尚膳堕地几死图像求诗因书二绝于后·其二
丹诚一点誓忘生,不为当时识姓名。福善祸淫天道远,满担诗卷若为情。
-
与元九书
...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累岁已来,牵故少暇,间有容隙,或欲为之;又自思所陈,亦无出足下之见;临纸复罢者数四,卒不能成就其志,以至于今。今俟罪浔阳,除盥栉食寝外无余事,因览足下去通州日所留新旧文二十六轴,开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