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周瑜宅

郑燮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周郎年少(1),正雄姿历落(2)江东(3)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4)。楼舻云崩,旌旗电扫,(6)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7)

周瑜正年轻,雄姿英发,是江东出类拔萃的人才。曹操八十万大军被周瑜的火攻之计一举烧光。曹军为火攻所败,战船被焚,旌旗一空,死尸逐波,血染江水。项羽焚烧秦咸阳宫殿,也赶不上这次火势凶猛。

想他豪竹哀丝(1),回头顾曲(2)虎帐(3)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4)君臣惜别。吴蜀交疏(5)炎刘(6)鼎沸,老魅(7)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周瑜在军帐中听着音乐就指挥了这场战争。周瑜和孙策都天资挺秀,可惜在中年君臣就惜别了。赤壁战后,吴、蜀因争夺荆州连年攻战,加之东汉政权极度动荡不稳,因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得以成功。周瑜死后,吴国终于灭亡,秦淮流水发出幽咽之声,宛如周郎叹恨不已。

小提示:郑燮《念奴娇·周瑜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念奴娇·周瑜宅》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郑燮)的作品。这首词歌颂了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巨大作用。上阕写赤壁之战,下阕深为周瑜没有最后成就东吴帝业而惋惜。此词具有苏东坡“大江东去”般的雄伟、豪放,词作简洁明快,语言通俗浅显,在平易自然的话语中渗透着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组词共十二首,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当时板桥赴南京乡试。应试之余,板桥情绪极好,诗兴大发,游历了金陵、杭州的名胜古迹,以“念奴娇”的词牌写成了《金陵怀古十二首》,展现了板桥在作词方面的才华。此词为其一,歌颂了周瑜的英杰挺秀。周瑜,字公瑾,三国东吴大将。辅佐孙权,曾率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之下击破曹操军,稳定了孙氏在江东的统治。

郑燮

郑燮

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郑燮(1693—1765),清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亦工词。尤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有《板桥全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