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夜有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作者以形象的语言,概述了国民政府统治者腐化堕落、纸醉金迷的生活;颔联、颈联揭露了他们对革命文化的严重摧残,并着重指出他们在文化战线上的没落;尾联作者以比喻与象征的手法,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革命前景,作了形象的艺术概括,表现了作者与他们斗争的决心。全诗象征意味浓厚,托譬深奥,文辞典雅。
创作背景
《鲁迅日记》1934年9月29日:“午后,……又为梓生书一幅云:‘绮罗幕后送飞光……’”梓生,张梓生,绍兴人,张梓生于1933年继黎烈文之后任《申报·自由谈》的主编。据张梓生回忆:1934年秋,为了约稿的事,张梓生曾去访问鲁迅先生,过了几天,作者鲁迅约张梓生吃饭。在饭桌上,谈的主要是当时的文艺思想斗争和文人变节的事,以及国民党文化特务的种种伎俩。张梓生在席上向作者鲁迅索书法作品,鲁迅含笑应允了。过了几天,由周建人转送,张梓生收到了鲁迅赠的一张小条幅,写的便是这首《秋夜有感》。
相关诗词
-
永遇乐·秋夜有感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五陵萧瑟,...
-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自越趋儒林,由吴两江渡。四年如退之,疏慵傲名数。西风今又来,庭柯泣珠露。荣枯几番新,閒日常自度。誓为天汉游,捣药看玉兔。逆行非吾心,焉用忧日暮。典籍犹可捐,宁雕子云赋。万事归自然,所得先去故。洒落桐庐君,高源欲东赴。外物非所谋,此学良足据。但以中致虚,元气腹当饫。壮怀感暮秋,群动还太素。宋玉悲何为,忘失聊适屦。
-
秋夜有感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
河州正月十五夜有感
...红。群仙邀我饮河鼓,大醉尚吸沧溟空。南风飘飘亲舍远,乘之便往辞飞龙。十年宫锦灯花下,都与从前欢乐同。一从秋暑别京国,山川万里音书隔。东风一夜百花开,散与羁怀助吟癖。湛阳江月暂淹留,何侯祠前听棹讴。江船万烟芙蓉渚,赛杀两岸琉璃毬。今夕何夕在河州,...
-
八宝妆·秋宵有感
望远秋平。初过雨、微茫水满烟汀。乱荭疏柳,犹带数点残萤。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夜如何,顿凉骤觉,纨扇无情。还思骖鸾素约,念凤箫雁瑟,取次尘生。旧日潘郎,双鬓半已星星。琴心锦意暗懒,又争奈、西风吹恨醒。...
-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
池亭夜赋
池上小亭幽,清宵秉烛游。荷盘时泻露,萤火早知秋。有感岁时速,无声河汉流。殊方不堪住,归梦绕沧洲。
-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萧萧暗尘走,坎坎寒更发。楼歌客尚饮,酩酊不畏雪。巷哭复有人,邻风送幽咽。纷然各所遇,悲喜孰优劣。君方感庄周,浩荡摆羁绁。归来亦置酒,玉指调弦拨。独我坐无为,青灯对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