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博鸡者事
〔明〕
博鸡(1)者,袁州(2)人,素无赖(3),不事产业(4),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5)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博鸡者是袁州人,一向游手好闲,不从事劳动生产,每天抱着鸡召唤一帮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输赢。他任性放纵,喜欢与人争斗。许多乡里的侠义好汉,都对他很服从、退让。
元至正(1)间,袁有守(2)多惠政(3),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4),将按郡(5)至袁。守(2)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2)法。会(6)袁有豪民(7)尝(8)受守(2)杖(9),知使者意嗛守(2),即诬守(2)纳(10)己赇。使者遂逮(11)守(2),胁服(12),夺(13)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元代至正年间,袁州有一位州长官颇多仁爱、宽厚的政绩,百姓很喜欢他。当时上级官署派下的使者姓臧,是一个新得势的权贵,将要巡察各州郡到袁州来。太守依仗着自己年资高有德望,看不起这位新贵,听说他到了,笑着说:“这是臧家的小子啊。”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姓臧的。臧大怒,想用法律来中伤陷害太守。正巧袁州有一个土豪,曾经受过太守的杖刑,他得知姓臧的使者心里怀恨太守,就诬陷太守接受过自己的贿赂。使者于是逮捕了太守,威逼其认罪,革掉了太守的官职。袁州人非常愤慨,但是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他。
一日,博鸡(1)者遨于市。众知有为(5),因让(6)之曰:“若素名勇,徒(59)能(7)藉(8)贫孱者耳。彼豪民(3)恃其资(9),诬去(10)贤使君(11),袁人失父母(12);若诚(13)丈夫,不能为使君(11)一奋臂(14)耶?”博鸡(1)者曰:“诺(15)。”即入闾左(16),呼子弟素健者,得数(45)十人,遮(17)豪民(3)于道。豪民(3)方(61)华衣(18)乘马,从(19)群奴而驰,博鸡(1)者直前(20)捽下,提殴(21)之。奴惊,各亡(22)去(10)。乃褫豪民(3)衣自衣(23),复(60)(24)自策(25)其马,麾众拥(26)豪民(3)马前,反接(27),徇诸市(28)。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2)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4),其背尽创。豪民(3)子闻难(29),鸠宗族(30)童(31)奴百许人(32),欲要篡以归(35)。博鸡(1)者逆(33)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34)毕,即归(35)若父,无恙(36)也。”豪民(3)子惧遂杖(4)杀其父,不敢动,稍敛(37)众以去(10)。袁人相聚从(19)观,欢动一城。郡录事(39)骇(40)之,驰白(58)(41)府(42)。府(42)佐快其所为,阴纵之(43)不问。日暮,至豪民(3)第(62)(44)门,捽使跪,数(45)之曰:“若为民不自谨(46),冒(47)使君(11),杖(4)汝,法也;敢用是(57)(48)为怨望(49),又投间(50)蔑污使君(11),使罢(51)。汝罪宜(52)死,今姑(53)贷(54)汝。后不善自改,且复(60)(24)妄言,我当焚汝庐(55)、戕汝家矣!”豪民(3)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56)。乃释之。
一天,博鸡者在街市上游荡。大家知道他有能力有作为,因而责备他说:“你向来以勇敢出名,但只能欺压贫弱的人罢了。那些土豪依仗他们的钱财,诬陷贤能的使君,使他罢了官,袁州人失去了父母官。你果真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话,就不能为使君出一把力吗?”博鸡者说:“好。”就到贫民聚居的地方,召来一批向来勇健的小兄弟,共有几十个人,在路上拦住那个土豪。土豪正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骑着马,后面跟随了一群奴仆,奔驰而来。博鸡者一直向前把他揪下马,又提起来加以殴打。奴仆们惊恐万分,各自逃去。博鸡者于是剥下土豪的衣服,自己穿着,又自己鞭打着土豪的马,指挥众子弟簇拥着土豪在马的前面,把他的双手反绑着,游街示众。命令土豪自己大声叫道:“作老百姓的要诬陷太守,就看看我的样子!”走一步叫一声,不叫就用杖打,打得土豪的背上全部是伤。土豪的儿子听说有此祸殃,就聚集了同宗本家的奴仆一百人左右,想拦路夺回他的父亲。博鸡者迎面走上去说:“如果想要你父亲死,那就上前来斗。否则还是关起门来在家里好好地等着。我游街结束,就归还你的父亲,不会有危险的。”土豪的儿子害怕博鸡者会因此用棍杖打死他的父亲,不敢动手,匆匆约束招拢了奴仆们而离去。袁州的百姓相互追随着聚集在一起观看,欢呼声振动了整个袁州城。郡中掌管民事的官吏非常惊惧,骑马奔告州府衙门。府里的副官对博鸡者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快,暗中放任他而不过问。天黑,博鸡者和游街队伍来到土豪家门口,揪着他命他跪下,列数他的罪状说:“你做老百姓,不能自己检点,冒犯了使君,用杖打你,这是刑法的规定。你竟敢因此而怨恨在心,又趁机诬陷使君,使他罢了官。你的罪行当死,现在暂且饶恕你。今后如果不好好改过自新,并且再胡言乱语,我就要烧掉你的房屋,杀掉你的全家!”土豪气焰完全没有了,用额头碰地,承认自己有罪,表示再不敢了。这才放了他。
博鸡(1)者因告众曰:“是(7)足以报使君(3)未耶?”众曰:“若所为诚(4)快,然使君(3)冤未白(8)(6),犹(9)无益也。”博鸡(1)者曰:“然。”即连楮为巨幅,广(10)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11)之,走诉行御史台(12)。台臣弗为理(13)。乃与其徒(14)日张(15)“屈”字游金陵(16)市中。台臣惭,追(17)受其牒(18),为复(19)(5)守(2)官而黜臧使者。方(20)是(7)时,博鸡(1)者以义闻东南。
博鸡者于是告诉大家说:“这样是否足够报答使君了呢?”大家说:“你所作所为确实令人痛快,但是使君的冤枉没有伸雪,还是没有用的。”博鸡者说:“对。”立即用纸连成一个巨幅,宽有二丈,大写了一个“屈”字,用二根竹竿夹举起来,奔走到行御史台去诉讼,行御史台的官吏不受理。于是便和他的一帮小兄弟,每天张着这个“屈”字游行于金陵城中。行御史台的官吏感到惭愧,追受了他们的状纸,为他们恢复了太守的官职而罢免了姓臧的使者。当时,博鸡者由于他的侠义行为而闻名于东南一方。
高子(4)曰:余在史馆(5),闻翰林(6)天台(7)陶先生言博鸡(1)者之事。观袁守(2)虽得民(8),然自喜(9)轻上(10),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11),固贼戾之士哉!第(12)(3)为上者不能察(13),使匹夫(14)攘袂群起,以伸(15)其愤,识音固知元政(16)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高启说:我在史馆,听翰林官天台人陶先生说起博鸡者的事。看来袁州太守虽然能得民心,但是沾沾自喜,轻视上级,他的遭祸不是外来的原因造成的。姓臧的使者,滥用法律权力,用来报复一句话的怨恨,本来就是一个凶残的人!但做上级的人不能察明下情,致使百姓捋起袖子,一起奋起,发泄自己的愤慨。有见识的人本就知道元代的政治混乱松弛,因而变乱的兴起已经从下面慢慢形成了。
小提示:高启《书博鸡者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书博鸡者事》选自《凫藻集》。博鸡者,指以斗鸡为赌博的人。该文记叙了元朝末年以博鸡者为首的袁州下层群众路见不平、“群起奋袂以伸其愤”的事迹,歌颂了博鸡者不畏强横、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侠义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作者记叙博鸡者的事迹,如司马迁写《游侠列传》那样,是因为“今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盖亦有足多者焉(也有很值得赞颂的地方)。”博鸡者的侠义精神,与游侠有共同之处。另外,该文在总体结构方面,先记事,末了用“高子曰”表述作者对有关的人和事的评论,与《史记》中各类传记篇末用“太史公曰”以表达作者的认识一样。因此,无论选材、立意与结构,都如近人林纾所说:“此作乃近《史记》。” 该文所记博鸡者的事迹,暴露了元朝末年统治阶级内部或互相斗争,或互相勾结,上层的人对权贵、豪民的不法行为不闻不问,下层群众却能仗义向恶势力进行冲击,由此反映了“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的社会现实。该文的认识意义也就在此。 该文写法方面的特点,一是善于突出人物矛盾统一的性格特征,二是衬笔的运用。 博鸡者是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不事产业”,社会地位低下,但“诸为里侠者”对他却甘拜下风,更为可贵的是他敢于与有权有势的坏人作斗争,不管他是豪民还是新贵。他“素无赖”,却能为人所不能为,为人所不敢为。他“任气好斗”,但不是一味蛮幹,而能审时度势,采取不同对策。如他惩治豪民,先是组织力量,把豪民从马上揪下来,摔在地上,狠狠地打,并脱下他的衣服,反绑着双手,游街示众等等,都有几分蔑视王法的“无赖”习气,但无一不是侠义精神的体现。当豪民子纠合百馀人想枪回他父亲时,博鸡者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不是只顾“好斗”,而是晓以利害,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从而控制了局势,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对豪民的斥责与警告,更是堂堂正正,使豪民不得不叩头认罪。为袁守鸣“屈”的斗争,目的在为袁守复官,问题得由上级官府解决,因此采取合法的又独具特色的斗争形式,“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城中”,终于使原来不肯受理此案的台臣不得不“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所有这些,都说明博鸡者不仅有敢于斗争的勇,而且有善于斗争的智。他的侠义行为使他过去被“无赖”行径所蒙住的勇与智,一下子焕发出道德的光辉,而他自己也就“以义闻东南”。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事态的发展,成功地刻画出博鸡者的矛盾统一的性格特征。 二是衬笔的运用。衬笔分正衬和反衬。正衬也叫烘托,反衬实际就是对比。文中运用了两种衬笔,为的是全面反映有关事物的联系和矛盾,从各方面突出主要人物的特征。正衬:如写“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的行动与情绪,以及“若所为诚快”的赞语,说明博鸡者惩治豪民完全符合群众心愿,烘托出他的行动的正义性。写“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也有这种作用。反衬:如写“民甚爱之”的袁守被诬陷罢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反衬出博鸡者的见义勇为。又如写声势煊赫的豪民“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但被博鸡者揪住,要打就打,要绑就绑,一切唯命是听,直至最后“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豪民子“纠宗族僮奴百许人”前来,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动”。这些都反衬出“匹夫攘袂群起”的威力,突出了博鸡者敢于斗争的精神。郡录事的“骇之”,“台臣弗为理”,都同样起了反衬的作用。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相关诗词
-
报刘一丈书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
-
鸡雏
...惺惺无眠过夜半。食时莫怪唤不应,凝然有在应难唤。君不见阴阳气足有超越,恍惚惚恍生神观。数声隔㲉闻淳音,一点悬胎脱幽赞。母鸡惯事徐啄开,可怜毛羽良毰毸。却思里许若为活,跧伏性命能低回。啄粟饮水孰教之,天机自动曾何疑。三三两两旋母脚,出入南北相追随...
-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辟易。临江贰守廉且武,手缚其渠散其伍。岂惟乡民得按堵,邻境闻之皆鼓舞。其渠在狱伍四归,天府上功民俗熙。乃知一念敬厥职,万事至难皆可为。人民社稷我所有,安得坐视如鸡狗。人在鸡狗犹爱之,民社岂在鸡狗后,请君看取临江守。
-
摸鱼儿·笑山人木鸡心事
笑山人木鸡心事,年来敛觜藏距。幽花细草聊娱目,小圃更无闲土。膏泽溥。岂天为司晨,偏与钟奇古。无人起舞。对寂寂园池,萧萧风雨,竦立为谁怒...
-
文心雕龙·书记
...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廛路浅言,有实无华,邹穆公云,“囊满储中”,皆其类也。《太誓》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大雅》云,“人亦有言,惟忧用老”:并上古遗谚,《诗》、《书》可引者也。至于陈琳谏辞,称“掩目捕雀”;潘岳哀辞,称“掌珠”、“伉俪”:并引俗说而为文辞...
-
送韩校书江西从事
出关寒色尽,云梦草生新。雁背岳阳雨,客行江上春。遥程随水阔,枉路倒帆频。夕照临孤馆,朝霞发广津。湖山潮半隔,郡壁岸斜邻。自此钟陵道,裁书有故人。
-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其二
迂疏那可作治中,闲事归来却不慵。晓炷佛香聊作观,晚投社饮亦称侬。荷衣制就身宜著,菰米收成手自舂。最是今春多伟绩,万丛兰四百株松。
-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其一
石湖仙伯住吴门,事业文章两足尊。南北东西曾遍历,焉哉乎也敢轻论。桂园柳色金丝织,笠泽桃花锦浪翻。小大风烟俱自适,鹪巢终莫拟云鲲。
-
柳敬亭说书
...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
-
书适
老人去健羡,饭足便有馀。此外一壶酒,荐以园中蔬。手种数畦花,时开一编书。近者苦足蹇,复营一柴车。时时访溪父,亦或游僧庐。上下山泽间,视身等禽鱼。既归则浩歌,幽抱亦少摅。一笑谓儿子,不须起犁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