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其七·轻肥
〔唐〕
意气骄满路(1),鞍马(2)光照尘。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借问何为者(1),人称是内臣(2)。
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朱绂(1)皆大夫,紫绶(2)或将军(3)。
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
誇赴军(1)中宴,走马去如云。
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
樽罍(1)溢九酝(2),水陆(3)罗八珍(4)。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果擘洞庭橘(1),脍切天池(2)鳞。
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
食饱心自若(1),酒酣气益振。
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
是岁江南旱(1),衢州(2)人食人。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小提示:白居易《秦中吟十首·其七·轻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轻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七首。此诗着重暴露那些为皇帝所宠信的宦官,他们穿红佩紫,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去到军队里赴宴,饮罢美酒佳酿,吃完山珍海味,得意洋洋,精神亢奋,旁若无人。诗的最后笔锋突然一转:这年江南大旱,衢州(今浙江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当时生活的写实。唐代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宦官专权。唐朝中期以后,宦官权势炙手可热,不仅操纵朝政,而且可以废立帝王,唐顺宗就是因排斥宦官而被废掉的。当时白居易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之职,政治思想情绪高涨,于是写了这首诗以讽刺宦官,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
相关诗词
-
琴操十首·其七·履霜操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
闲居遣怀十首·其七
万事徒纷扰,难关枕上身。朗吟销白日,沈醉度青春。演步怜山近,闲眠厌客频。市朝曾不到,长免满衣尘。
-
论诗三十首·其七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
咏物十首·其七·猿
中宵啼不住,知尔断肠吟。抱树竟何益,入山胡不深。秋风凋橡栗,寒雨湿枫林。肯伴离人去,萧条万里心。
-
岁暮杂感十首·其七
为臧为否两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万事拼同骈拇视,浮生无奈茧丝多。频年踪迹随波谲,大半光阴被墨磨。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
-
即事十首·其七
絮语难终夜渐徂,素馨花气透纱厨。人如甘后帏中玉,月作昭仪枕畔珠。瞑色未分云雨貌,秋凉先到雪肌肤。晓来睡味初浓美,薄幸贪看未忍呼。
-
正落花诗十首·其七
赌命奔尘掷一绯,千秋何有大椿围。争天晴雨邯郸帜,死地合离玉帐机。周易击蒙凶不吝,春秋雠战义无讥。朱殷十步秦台血,耻向青阳赋式微。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七
秋霜瘁荣木,春露华槁英。逝者不能已,爱憎谁为情。吾生四十年,强半居欹倾。不知谁为之,孰为相号鸣。局促百年内,安足称达生。
-
耄志十首·其七
善和坊里早多病,翰墨场中竟策勋。径以文辞擢臣向,俄而科第与刘蕡。上方好问经疑义,予不能通史阙文。拈起祈招犹未识,安知五典与三坟。
-
西苑诗十首·其七·乐成殿
太液东来锦浪平,芙蓉小殿瞰虚明。碧栏蘸影双龙卧,绿水浮渠九岛轻。漾日金鳞堪引钓,拂天翠柳乱闻莺。激流静看飞轮转,天子无为乐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