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3)净。
在这晴朗的夜晚,洞庭湖上没有风,也没有沉沉暮霭,清澈的湖水犹如白色的绸缎。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1)梳头对明镜。
君山在远望之中只看到一点的青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面对着洞庭湖偌大个镜子在梳头。
镜里芙蓉(1)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2)。
若说是湘女对明镜,为何还不把镜子收起来?仔细一看,却是青山对绿水,山也悠悠,水也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1)去,消得巴陵(2)万古愁(3)。
那浩洁洞庭水顺着长江滚滚的春水东流而下吧!让江水冲去自己无穷无尽的愁苦。
小提示:杨基《登岳阳楼望君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望君山》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开篇破题,并点明时间,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时最先所见之景;三、四句写远景,写君山之小与君山树木的葱茏,都是望中所见;五、六句写诗人从遐想中醒来,只觉得山也悠悠,水也悠悠,闲适极了;结尾两句,人笔锋一转,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君山,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洞庭湖,并且直抒感情,以情结景。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写君山的景色,化人我于一体,熔古今于一炉,通俗而又深沉,清新而又自然。
- 作品出处眉庵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公元1373年(明太祖洪武六年),诗人再次被起用,奉使湖广(今湖南、湖北)。考诗人一生经历,除了这次奉使外,没有去过湖广,因而这首写晚登岳阳楼望君山的诗与他的《岳阳楼》诗可能都写于此时。
相关诗词
-
彭思庵绝粒百馀日矣兹将登岳阳楼过吴言别题此为赠
羡君绝粒事清脩,袖拂红尘隘九州。东泛巳轻杨子渡,南行期上岳阳楼。逍遥欲弃人间世,浪迹真成汗漫游。我亦采真元有意,相携何日到瀛洲。
-
登岳阳楼
半空轮奂壮巴丘,消得骚人一系舟。云气远携湘雨至,湖光寒入蜀江流。山川信美非吾土,天地无穷有此楼。三十四年如梦过,可怜华发赋重游。
-
丁巳闰月六日登岳阳楼
二十年前典此州,经行中又几春秋。青山面目元无恙,白发形骸只自羞。客子登临知有酒,古心忧爱在斯楼。凭栏慨想飞吟过,水视杯坳芥视舟。
-
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
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不见升平里,千山树如草。骨肉在南楚,沈忧起常早。白社愁成空,秋芜待谁扫。常闻诗人语,西子不宜老。赖识丹元君,时来语蓬岛。
-
十二月乙卯登岳阳楼丙辰再登
维舟径上岳阳楼,风雨排空暝不收。明日重来天色好,君山元自翠光浮。
-
又登岳阳楼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
陪虞使君登岳阳楼
片帆飞过洞庭来,百尺巍巍水面开。疑泛灵槎上河汉,如从弱水到蓬莱。钧天广乐无闻矣,袖剑仙人安在哉。物物尽随波浪去,君山一点独崔嵬。
-
登岳阳楼
岳阳楼上望重湖,混合乾坤入太虚。若比恩波未为阔,此身犹得曳长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