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
常羡人间琢玉郎(1),天应乞与点酥娘(2)。尽道清歌传皓齿(3),风起,雪飞炎海(4)变清凉。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1)梅香。试问(2)岭(1)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3)。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小提示: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是苏轼创作于北宋时期的一首词。该词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该词风格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
- 作品出处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定风波
- 创作年代1086年
创作背景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相关诗词
-
定风波·寿钱新甫七十
记罢金銮笔一枝,坐看蓬岛绿尘飞。天上春愁消白发。亲撷。白苻花浸紫霞卮。一院双成诗伴侣,天许。酩然重到太平时。袖了东坡三制手。搔首。却填风雨放鱼词。
-
定风波·寿陈小石
花近楼头书眼明,水云矜佩本来清。一院双成诗伴侣。天许。谪仙人是老人星。往事北门严筦钥,忘却。好从南极驻箳篂。更进菖蒲觞面酒。为寿。与君沈醉梦觚棱。
-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
-
定风波·晚泊学绣村,被子大诸君留饮
杨柳长条复短条,梅花里接韭溪遥。满舵阑风吹伏雨,穿去,烟鸥引过赤栏桥。只欠临湖山一片。遮断,晚晴渔火出芦梢。洗尽鱼云残月冷,波影,月波楼外唤停桡。
-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
寄高邮王定国
世路难行肯效尤,蒲萄斗酒换凉州。春风不到仲文树,野水犹沈梦得舟。珍重故家青玉案,徜徉乡社翠云裘。淮南十里莺花老,月照关山笛里愁。
-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其三
君别蓬山作谪星,我从雾谷拟潜形。风波人海知多少,聚散何关两叶萍。
-
定风波·恶梦
事事思量竟有因,半生尝尽苦酸辛。望断雁行无定处,日暮,鹡鸰原上泪沾巾。欲写愁怀心已醉,憔悴,昏昏不似少年身。恶梦醒来情更怯,愁绝,花飞叶落总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