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清〕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1)。昼长吟罢风流子(2),忽听楸枰响(3)碧纱。
小小的园林一片寂静而不喧哗,稀疏的篱笆和曲折的小径都仿照着山野人家的样式。白天在这里吟唱《风流子》,到了晚上可以听到碧纱窗里传出棋子落盘的声音。
添竹石(1),伴烟霞(2)。拟凭樽酒(3)慰年华。休嗟髀(4)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添加一些竹子和石头,来衬托山水的自然风光。隹备在这里用酒来度过年华,不要感叹会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无所作为,等来年春天来到时,亲自在这里种植花草。
小提示:纳兰性德《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隐者消闲自适的生活情景。静寂的园林,疏篱曲径,吟诗对弈,好不安闲。下片说如若再加以竹石和着烟霞的相伴,便是得到了人间的全福。最后二句则借典再伸赞羡与劝慰之意,此中有人有已,既是对隐者此时情景的由衷赞叹,又有自我倾心向往之情的坦露。
- 作品出处纳兰词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载:“性德曾在其宅中筑茅屋,词即缘此事而作。草堂落成在康熙十七年(1679年)内,《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词即作于堂成之际。”
相关诗词
-
汉宫春·庚午春阴郊行过颐和园
云重天垂,怪巍楼不见,春入平湖。湖边麦畦涨绿,犹带霜腴。惺忪柳眼,倩东风重染花须。青石上,泉流暗壁,依稀人境清殊。堪笑昔年仙侣,但高吟楚些,谁解吴歈。兴亡古今几许,岂曰天乎。山川满目,叹人间千载须臾。空怅望,园林寂寞,遥闻水鸟相呼。
-
叠韵柬待石园主人
闲来岁月似壶中,春到园林杂翠红。万树排檐朝过雨,一镫摇影夜吟风。眼前花柳添诗料,腕底云烟夺画工。会有徵车停户外,逃名老去注鱼虫。
-
于中好·题龚节孙种橘图
国山香乳移栽旧。绕书床、满林霜后。楚臣最赏青黄糅。问得似、潇湘否。金穰小擘怜秋九。笑一叶、踰淮辜负。闲园静锁无人叩。想冷压、西风又。
-
周茂才二有筑室山中谈经受徒从之游者皆邑名士书舍鳞集振铎篝灯络诵达旦予游山还时日已西夕留宿斋中睹其规模恍若丛席北方学者未尝
居山无事不幽清,面面茅堂结构精。归路一寻中道主,隔林遥有读书声。远钟出寺千峰应,高铎先鸡半夜鸣。惊起枯禅眠不稳,自携孤影月边行。
-
春忆家园·其一
小辟园林草自芟,荔枝垂实高低咸。等閒竹坞云深锁,抛掷蔬畦雾半缄。泛泛落花鱼吸浪,迟迟晴日燕呢喃。园丁好砌池边石,待我持竿钓碧岩。
-
游郑园和张水南司成韵三首·其一
城市园林迥不同,入门翠霭眩西东。丛篁逼仄短无地,曲径盘旋忽有峰。亭上把杯邀落日,水边岸帻倚微风。寻芳竟日成留恋,莫计归途起暮钟。
-
于中好·芳堤一行垂杨路
芳堤一行垂杨路。漫重系、莫愁舟住。绿荷叶叶盘承露。柰人似、金仙去。情缘已分天相误。恨踪迹、竟随飘絮。浣花笺纸空留与。写不尽、伤心句。
-
题鄱江小隐图
鄱江西上是吾家,帘卷青山寂不哗。杨柳晚烟迷燕垒,蘼芜春雨涨鸥沙。牙签插架堆书帙,竹笱悬流泊钓槎。今日长安看图画,不胜归兴绕天涯。
-
小酌
小酌园林酒半醺,落红影里惜馀春。插花归去蜂随帽,傍柳行来莺避人。白发尚为千里客,黄金难铸百年身。何时归赋沧浪水?浣我征衣万斛尘。
-
初至洛阳府廨有东楼曲沼之胜时春色已过园林寂寞晚坐楼上作
登临何处恨春残,楼上池边夕照间。非意野云遮倦目,无情空水鉴衰颜。青溪久负幽人约,白发初辞宰相班。才与不才何足辨,此心都拟付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