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唐〕
东出卢龙塞(2),浩然客思孤。
我向东走出了卢龙塞,不免心事浩茫感到孤单。
亭堠(1)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亭堠排列万里远,大唐的士兵仍在防胡备战。
边尘涨(1)北溟(2),虏骑(3)正南驱。
战争的烟尘弥漫着北海,敌人的骑兵正在向南驰驱。
转斗(1)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辗转久战岂是最好的计策,和亲通好也不是长远的谋图。
惟昔李将军(1),按节(2)出皇都(3)。
还是李广将军令人怀念,他防守这里有如闲庭信步。
总戎(1)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他总管军务横扫大漠,一战便擒获了匈奴的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1)纵横谟(2)。
我也常怀着对朝廷的感服之心,很想为边防献出计谋。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1)。
可是我人微言轻,抚着宝剑向谁诉说,空望着关塞河流盘屈迂回无尽头。
小提示:高适《塞上》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塞上》是唐代诗人高适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写诗人走至塞上,见亭堠星罗、边尘弥漫的战备状态,而忧患国事;中间四句怀古托今并抒志,希望能有李将军那样的骁勇边将,早靖边尘;后四句为自我抒怀,表达壮志难酬、悲歌谁诉的沉痛之感。全诗灌注着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忧虑,体现出诗人激昂慷慨、豪情俊发的英雄气概。全诗直抒胸臆,感情沉郁。
- 作品出处高常侍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31年
创作背景
《塞上》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冬,是作者28岁时出卢龙塞时写的。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契丹大臣可突干杀其王,率国人并胁奚众背离唐王朝,降附突厥。唐于是在关内、河内、河南、河北分道征兵,兴师出击。时高适正“混迹渔樵”、失意落魄,前往东北边塞,希望通过立功边塞,进入仕途,实现他经世济民的宏伟抱负。这首诗就是写于他北游期间。
相关诗词
-
金菊对芙蓉·塞上风云
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遥想白帝城头。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
-
浣溪沙·塞上风光绝可怜
塞上风光绝可怜。夕阳红欲上吟鞭。旧游辜负好春天。缥缈家山留梦影,蹉跎岁月惜华年。非关兴废亦凄然。
-
塞上词·其一
平沙漠漠戍楼阴,一派边声动暮砧。塞上秋风吹不尽,营州城北古云深。
-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其十二
塞上山高截片云,常看晴雨半峰分。三千色目熊罴士,十二天闲骥騄群。
-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其四
塞上峰峦万景奇,笳声傍晚谱凉伊。玉台叠进琉璃酒,毡屋周悬虎豹皮。
-
雨中塞上行
夜雨连晨势未已,行旌先发难中止。文侯罢猎必亲往,我亦何妨一仿此。白榆绿柳时逢迎,快哉雨中塞上行。杜老前后则何有,周王左右堪同赓。制衣策马跋泥淖,谁言秋雨弗湿帽。行宫驻跸岂不佳,习劳先众从吾好。銮仪卫率校尉随,轻舆...
-
塞上行·其三
塞上中秋月似霜,牧群歌起叠伊凉。归驼都载新蒐鹿,绝少征人夜望乡。
-
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
塞上秋来风景异。平沙白草天无际。契箭传呼菩萨至。高牙启。六州都督偕胡跪。旱海沙陀游猎地。射生不射黄羊地。盘马弯弓开远势。腾猿戏。彀中别有由基意。
-
浪淘沙令·塞上早春时
塞上早春时。暖律犹微。柳舒金线拂回堤。料得江乡应更好,开尽梅溪。昼漏渐迟迟。愁损仙机。几回无语敛双眉。凭遍阑干十二曲,日下楼西。
-
人日塞外马上口占
马蹄犹得蹋黄尘,马上犹吟塞外春。只谓此生掌近鬼,岂知今日又逢人。彩花剪细风光旧,沙海云开气象新。便拟题诗寄良友,草堂何处转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