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一
〔魏晋〕
弱冠(1)弄柔翰(2),卓荦(3)观群书。
自己二十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博览群书,见解卓尔不群。
著论准(1)过秦(2),作赋拟(3)子虚(4)。
写的论著达到《过秦论》的水准,作的赋可与《子虚赋》相比拟。
边城苦鸣镝(1),羽檄(2)飞京都。
边城有战事,军队频频放出响箭,插有羽毛的军书飞报京都。
虽非甲胄士(1),畴昔(2)览穰苴(3)。
我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很早就学习过司马穰苴兵法,会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天下。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长啸激起阵阵清风,我的志向是消灭东吴,统一天下。
铅刀贵一割(1),梦想骋(2)良图(3)。
一把很钝的铅刀都希望能有一割之用,我做梦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
左眄(1)澄(2)江湘(3),右盼定羌胡(4)。
只要国家起用我,我就能大展宏图,实现平定东吴、平定羌胡的梦想。
功成不受爵(1),长揖归田庐(2)。
我期望为国建功,并不贪图封赏,功成之后,拜别君王,归隐田庐。
小提示:左思《咏史八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左思的组诗作品。这八首诗名为咏史诗,实为咏怀诗,诗人借古人古事来浇心中之块垒。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熔铸着诗人的平生理想,是研究左思的重要资料,在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组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两点:第一,力矫太康颓靡文风,承继建安雄健骨力;第二,才志结合,浑然一体。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西晋
创作背景
《咏史八首》写于左思早年,具体写作时间难以断定。仅从诗提供的情况看,大体可以说写在左思入洛阳不久,晋灭吴之前。诗中写到左思在洛阳的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形成的特有感情。左思是因为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而举家来到洛阳的。晋武帝泰始元年(273),晋武帝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处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及普通士族家的处女五千人入宫。左思的父亲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入洛阳的时间,大体可以断定在泰始元年以后。
相关诗词
-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其一
宋台梁馆暮霜馀,野色苍茫拥使车。马首不随南去雁,袖中元有北征书。
-
读史八首·其一·王嘉
王嘉冤死有由缘,峻节忠言照史篇。最是一条堪恨处,临刑犹道孔光贤。
-
咏史二首·其一
宣室今年起故侯,衔兼中外辖黄流。金銮午夜闻乾惕,银汉千寻泻豫州。猿鹤惊心悲皓月,鱼龙得意舞高秋。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
-
咏史五首·其一·陶唐氏
纯衣黄冕历星辰,白马彤车一百春。莫道茅茨无复见,古今时有致尧人。
-
生查子·咏史六首·其一
长平十万人,一夜秦坑杀。鱼死浊流中,不祭乘时獭。死坑未是愁,唯有生坑恶。眢井埋蟾蜍,欲跳只三脚。
-
咏史七首·其一
中山飨朝士,子期忽不与。忿怒搆楚师,国亡何匆遽。壶浆悯饥人,事亦偶然遇。危急徂厥亡,仓皇绝生路。讵知饿夫儿,赴难无转顾。怨亦不在大,恩亦不在小。生死判一餐,报施亦何巧。
-
咏史八首·其六·乐羊子妻
拾遗戒不受,见金等沙泥。对姑不能食,又愧他舍鸡。其视取枣人,冰炭恐不齐。
-
咏史八首·其三·谢道韫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
咏史八首·其七
荆卿卧燕邸,屠狗相过从。朝为太子客,暮出辽城东。酣歌和渐离,壮士发尽冲。前登咸阳殿,意气何其雄。左操督亢图,右揕秦王胸。剑术岂云疏,天运良已穷。寥寥易水上,万古悲寒风。
-
咏史五首·其一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