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兄子严敦书

两汉 马援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1),而通轻侠客(2)。援前在交趾(3),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4)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5)正法(6),此吾所大恶(7)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4)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8),欲使汝曹(4)不忘之耳!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2)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1)效之。杜季良(4)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5)。父丧致客,数郡毕至(6)。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1)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7)之士,所谓‘刻(8)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9)’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10)辄切齿,州郡以为言(11),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小提示:马援《诫兄子严敦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後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原传本无此题目,题目乃後人所加。作者是东汉名将马援。马援在交趾前线军中听说兄子(侄儿)马严、马敦二人好评人短长,论说是非,于是写了这封信进行劝诫。在信中,他教导严、敦二人不要妄议别人的过失短长,这是他平生最厌恶的,也不希望後辈染此习气。

创作背景

汉代士人生存环境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使人时刻保持戒惧状态,谦虚、谨慎以求保全自我, 从而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汉代士人们把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此封家书就是经典事例。更可贵的是,马援写这封家书给严敦二侄时,正是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

马援

马援

东汉初期军事家

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军阀隗嚣,继归顺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任陇西太守,安定西羌。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徵侧、徵贰起义,封新息侯。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自誓,出征匈奴、乌桓。后在讨伐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能文,有诗《武溪深行》。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