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县海塘记
〔宋〕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从云柯乡往南,到某一处,有一道几尺宽的堤坝,截断了海水潮汐,使其无法涌入两边的农田。这是姓谢的知县为政时修造的。堤坝修建完成,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你的文章)使后人(对这堤坝)可以有据可考,就算我卸任之后(堤坝)也不会就此毁坏。”谢知县本人是阳夏人,字是“师厚”,他的名字叫做“景初”。谢景初的祖上某一位是以文才闻名天下,后来接连几代人地位显贵,到了景初这代,已经是以文才著称的显贵世家了。他出任知县,并没有自负才能而忽视百姓们急需问题。一开始修建堤坝时,正是丁亥年十一月,他能够不畏冰雪严霜的寒冷,亲自到场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他也能让老百姓个个互相劝勉而跟随他,甚至忘记了劳作的辛苦。于是没有过多久,堤坝就建成了。他仁爱百姓的心思,在这件事上已经彰显得很明显了,但是他依旧不满足于此,又考虑着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好啊,仁者深谋远虑却又能够为百姓兴除灾害,像他这样的人,事迹不可以不流传下去。而后世的君子,考查谢景初其人,知道这件事后也不可能没有触动。 之前我因为有事经过余姚这个地方,他来拜访我,和我聊起天下之事,从容不迫地侃侃而谈。谢景初说:“真理都是宏大而隐秘,圣人们往往只能知道事物表象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本质,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那些详细的政事治理教条法律,凡是和人扯上边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比较容易为人知晓的表象道理。疏通道路河流,治理农田桑园,修建防护的堤坝沟渠来抵御旱涝灾害;兴建学校,让百姓能够在学校学习礼乐之道,用(圣人之道)感化收服百姓,这更是老百姓急需的,这种道理比表象又深了一层。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谓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
现在这些当官的,那些愚蠢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而那些所谓有才能的,做事必定出奇招来博得声威,以求惊动世人;至于那些将精力花在对付公文之上的官员,居然反过来说,古人说的那些急百姓所急的事情,我没时间去做;我曾经去做了,但是力量有所不及,一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做了,功绩不足以名扬于世,却被称为有才能。哈,这也真是令人感叹了。 朝廷国家生命力不过几百年的事,但是以德化民、追求太平治世这种事业却远没有止境,难道不是我说的这样吗?”我认为他的话非常正确。不久后听说他当了知县,到任后就在江河上修建桥梁,办学聘请学者教化平民子弟,接着堤坝又完工了。由此我相信了,他的言行都是一致,并没有欺骗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趁机写了他说过的言论始末留存,以告知后来之人。庆历八年七月七日记。
小提示: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古文是写于庆历八年七月七日,记述谢知县从云柯乡往南,建造了一段截海水潮汐大坝,有利于农桑。谢知县是阳夏人,字是“师厚”,他的名字叫做“景初”。谢景初的祖上是以文才闻名天下,他能够不畏冰雪严霜的寒冷,亲自到场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他考虑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造福百姓。作者认为他的做法非常正确。
- 创作年代北宋
相关诗词
-
余姚怀黄梨洲先生
扁舟浮海后,故国感沈沦。钩党收名士,辞荣列逸民。风高黄竹浦,交尽白衣人。石室鸿文富,停桡一问津。
-
建德县三十韵
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种麦当县前,迂径入县庭。瓦烁存故基,小小才有厅。父老匍匐来,形影何伶仃。再拜泣且言:"弊邑频遭兵。大则吴楚交,小则侯许征。逆彼族必夷,顺此身必...
-
海塘谣
田于何所,靳公之塘。公今何在,我田我耕。昔公未来,潮齧我堤。浩浩洪流,浸我稻畦。公之来兮志何壮,稽天之浸身以障。楗以木,填以壤,隐然长虹横海上。潮安流,田有秋,温人饱饭卧且收。靳公靳公胡不留。稽山摧,潮水歇,靳公之名乃可灭。
-
哭余知县源善
南安县令尹钱塘,西望冈州路渺茫。谁□□□归梓里,空馀遗爱在桐乡。沽来市酒难□□,□得汀蘋可荐方。欲抚孤棺发长恸,不堪□□□殊方。
-
姚子章人回知骑从在杭即欲渡江一见递中得书闻已归玉山中遂成怅然因寄
闻住西湖十日还,冷泉亭下水潺湲。钱塘东去直到海,于越南来总是山。情逐断猿明月夜,兴随孤鸟白云间。玉山池馆花无数,应待幽人一破颜。
-
登捍海塘西望杭州诸山
水天渺渺雁流哀,海国冬温霁色开。潮落沙痕连草没,云移塔影过江来。残山一角悲陈迹,强弩三千忆霸才。今古沧桑凡几易,欲因清浅问蓬莱。
-
匡庐云海歌
...连荆扬。云气万顷中伏藏,顷刻状态千诪张。夜半天鸡引圆吭,春风吹我来上方。下看云族嘘蜂房,蓬勃争吐香炉香。乱如泉涌堆陂塘,散漫星海罗昆冈。河源江派初滥觞,纵横喷薄相撞搪。赤岸水阔通银潢,上朝紫极排天阊。呵叱云雷雨八荒,坐令下界寿而康。不然四极任徜...
-
赠郑崇善定海
千年真长令,忠孝倚平生。谷熟涂歌起,官清县鼓明。礼堤防海浪,天监瞩山城。暂借鸣琴隙,飞杯送我行。
-
杨廷宪修障海塘妙得古法但百世之工非朝夕可致所冀增高倍厚坚表实里迟之以岁月庶可持久诗以寄之
吾闻浙江潮,涌撼世莫比。回流趣盐官,一射数百里。海盐当其冲,适际东北趾。何年作长防,去郭数丈许。叠石类悬崖,壁立瞰其涘。刳中实外障,高岸湮入水。表里河海间,相隔才一指。譬如溃瓜形,皮好肉已毁。潮来石奋角,潮缩石拔齿。时平渐离缺,风迅遽披靡。工役岁无涯,漂荡日常耳。皇皇鱼鳖民,藐藐轩裳子。剥床不及肤,解牛未得理。岂无达务才,遗我徒好语。使君人中英,万物备一已。询咨度豁如,瞻顾心隐只。秦鞭竟空谈,汉縆无用此。轩然巨鳌侧,坦若长坡迤。罅漏互蔽亏,力势相并倚。盈不与潮斗,缩不随浪委。肉厚骨不疏,腹饱背复偻。秦鞭竟空...
-
读县父诗榜
...苦迫窄,县亭乃荒凉。胡为君子来,到此成诗章。上陈图史乐,次道为政方。终焉戒易足,俾尔能自强。荒亭实何幸,得此人不忘。年深粉墨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