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寒食
〔宋〕
客思(1)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身居他乡的乡思就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了千万条思绪。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1)潮。
尤其是到了寒食节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让冶城涨潮了。
巾(1)发雪(2)争出,镜颜朱(3)早凋(4)。
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的面容也已经显得苍老。
未知轩冕(1)乐,但欲老(2)渔樵(3)。
不想知道做官的快乐啊,只求自己能够做个渔翁樵夫,终老一生。
小提示:王安石《壬辰寒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壬辰寒食》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 作品出处王临川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52年4月
创作背景
《壬辰寒食》此诗是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当时王安石三十二岁。王安石之父(名益,字损之)曾为江宁通判。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卒于官,葬于江宁牛首山(今江宁县南)。皇祐四年壬辰(1052年)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王安石虽然是大有作为之人,但他同样有山林之思,并非一味追求进取。
相关诗词
-
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
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归来晚驻香车,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
-
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见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
寒食寄郑起侍郎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
越溪春·壬辰岁三月十三寒食日用欧公起句
三月十三寒食日,天是看花天。暖风叶叶衫罗软,被游丝、引到花边。晴绿皆香,落红如雨,迷住春船。饧箫何处吹圆。小语隔林传。几重花影柳影里...
-
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少以任侠为事因激素志示杜子长
...所思。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尝为富贵易,有如涂上泥。苟意欲自进,足至则履之。二十忽自笑,学乃谋寒饥。倘富贵是致,其亦垄断为。虽曰为学难,我易易则宜。墙篱号障塞,犹可钻隙窥。岂此圣人道,苦勉不及期。反覆私自念,已急犹惧...
-
壬辰北归居枫桥别业
归来投别业,鸡犬一庭前。雪重千门树,湖吞万井烟。鸱夷寒食庙,虾菜夕阳船。何似营平路,黄沙猎火天。
-
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一
寒食初过始及旬,魏都偏重此佳辰。倾城尽作河生日,匝岸皆如蜡祭人。几舰神仙疑骇俗,一川笳鼓任同民。东皇似助熙台乐,并与千门万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