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唐〕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1)归(2)。
我故地重游,宛若以前从外地回家。
可怜(1)汾上柳,相见也依依(2)。
汾河岸上袅娜垂柳,似乎还识旧人,欲著人衣,依依难舍。
小提示:岑参《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故地重访,写出对环境的熟悉和亲切感,后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动人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故地的深厚感情。此诗言短意长,语浅情深。
创作背景
岑参曾于天宝五、六载(746—747)游晋、绛,此诗当作于此时。一本题下有注“参曾居此郡八九年”,可知这首诗是作者重回旧地有感之作。
相关诗词
-
留题镇阳潭园
官虽镇阳居,身是镇阳客。北园潭上花,安问谁所植。春风无先后,烂漫争红白。一花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饮,对花空叹息。朝来不能归,暮看不忍摘。谓言花纵落,满地犹可席。不来才几时,人事已非昔。芳枝结青杏,翠叶新奕奕。落絮风卷尽,春归不留迹。空馀绿潭水,尚带馀春色。疑春竟何之,意谓追可得。东西绕潭行,蜂鸟已寂寂。惘然无所依,归驾不停轭。寓兴诚可乐,留情岂非惑。至今清夜梦,犹绕北潭北。
-
过中渡二首·其二
得归还自叹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
送刘半千平阳簿
岭梅归驿路迢迢,越鸟巢倾木半乔。松径就荒聊应召,桂丛留隐定相招。家庭噪鹊争喧树,夜帐惊猿自拥条。何处秋风摧客鬓,青丝恐逐物华凋。
-
和西湖竹枝词·第一桥边第一家
第一桥边第一家,瓜皮船子送琵琶。妾身自是良家女,不是当年苏小家。
-
题中阳里高祖庙
纵酒疏狂不治生,中阳有土倚兄耕。晚遭乱世成功业,更向公前与仲争。
-
睢阳双忠庙诗
烈士趋死易,黜己下人难。况乃持柄位,而当功名间。天宝唐中圮,大盗起幽蓟。伐鼓倾中州,意有摧枯易。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孤垒扼贼冲,攻急势危窘。张公何壮哉,雍丘以众来。誓将同忠义,分持虏羹杯。慷慨二丈夫,感诺明悲吁。对举两手起,力与扶中区...
-
题睢阳五老图
厚德良多积善根,贤才他日在儿孙。当知相里非凡婿,岂有陈平久席门。五老绘图千载誉,群公诗礼百年存。凭君挟取传家学,青史贤良有后昆。
-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厌厌夜饮平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席地。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
秋日题汝阳潭壁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