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
〔唐〕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的浪涛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1)。
西边的太阳驾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没,东边却又连接着拂晓的银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1)。
传说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于洞庭湖,其遗址现今在哪呢。
唯有君山(1)下,狂风万古多。
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
小提示:元稹《洞庭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洞庭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前两联写洞庭波的浩荡声势,第三联写关于洞庭湖的传说,且对此隐隐表示怀疑以衬托洞庭波的险恶。最后一联写君山之下的狂风怒号、浊浪滔天“万古多”,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被贬谪后的隔世之感。全诗通篇以写景的形式贯穿,但其中寓含的情感非常深沉,达到了景与情的和谐统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3年8月
创作背景
《洞庭湖》此诗为元和八年(813)作于岳州。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开国重臣房玄龄之后)不法事,被召回罚俸。之后,唐宪宗更是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元和八年(813),元稹再徙为唐州从事,此时严绶奉命讨张伯靖,元稹随军班师时经洞庭湖而作此诗,亦表达其被贬谪后的抑郁之情。
相关诗词
-
客有歌李太白泛洞庭湖诗拟赋三首·其三
洞庭南去接潇湘,鸿雁来时天雨霜。目极湖心云雾里,只疑此处见英皇。
-
泛洞庭湖
大浸数五湖,莫大于洞庭。时当春夏交,雪融水气蒸。仰视但有天,与波同一青。茫茫六合中,不见大块形。三老弄洪涛,澎湃意所轻。至此乃敬慎,风正始扬舲...
-
登洞庭湖洲
鼓枻洞庭水,水落春未达。高洲聊可登,骋目湖堧阔。迥拟驰平野,浩若游大漠。草木旷不殖,人禽迹亦绝。叠石蛟龙宫,沈沙鼋鼍壳。帝子几时降,广乐何处作?想当飞涝下,凹凸尽...
-
水调歌头·志可洞金石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湖。
-
洞庭湖中作
湖南钜郡称岳阳,楼前大湖春水长。周回九江带七泽,颠倒万象随山光。洪涛巨浪拍山动,风雨却洒炎天凉。君山远在湖中央,苍梧不来断人肠。南寻汨罗不知处,屈子随地魂茫茫。谢公吊古心慷慨,予亦从之渡沅湘。平生壮游天地间,老大不觉鬓眉苍。商飙南来振南岳,孤棹未许还沧浪。画图髣髴今皆足,江海风期殊未忘。挥毫赋者谁最强,前有引魁后孔畼。二子之名满天下,豪气直欲隘八荒。嗟予有辞不敢吐,人今尽笑二子狂。眼中同调似公少,且复尽醉君山傍。
-
赠刘山人游湖南
...楚水清,之子西还复远行。手持空县宝月鉴,人中到处测公卿。楚有羁臣面如削,千载奸谀胆惊落。谁能早向太平年?识得声名等光岳。洞庭湖上莎草生,湘娥祠下鹧鸪鸣。与人言必据忠孝,岂独卖卜严君平?子言亦是蜀州士,家寄钱塘小江涘。九野飞鸿逐便风,行色将我泛...
-
题洞宾像
神仙事业竟何归,进士文章岂尽非。千载洞庭湖上月,令人空想鹤南飞。
-
过吕仙洞四首·其三
嵌岩中有玉为壶,不作嵇生守煅炉。玩世肯尝东老酒,翻身时过洞庭湖。
-
听罗评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思纯十日水乡游,归见同年说不休。湖阔尽疑吞泽国,洞深皆道彻宣州。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销夏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离离鱼网垂村巷,漠漠茶烟出寺楼。云叶拥僧迎墨绶,浪花和鹭裹仙舟。传书往事人难问,炼药池空水自流。明月峰高欺少室,桃花坞好似瀛洲。许浑有句君应笑,张祜无诗我不愁。直拟如今抛印去,雨蓑风艇狎群鸥。
-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其二
北风投晓渐雄豪,椎鼓车帆十丈高。枕底洞庭三百里,卧听天乐响丛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