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
〔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1)中何不鸣?
如果琴声来自于琴,那么放在琴匣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
如果琴声发自手指,那么为什么不在你的手指上听琴声?
小提示:苏轼《琴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琴诗》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仅用两句反问,说明离开人的弹奏,琴本身不能发声;离开弹奏工具;人的指头也不能发声。只有当人的指头作用于弹奏工具琴时,才会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人不能离开物,物更不能离开人。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生活,创造世界。全诗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反映了宋代哲理诗的主要特点。
- 作品出处东坡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1083年闰6月
创作背景
《琴诗》元丰四年(1081)于黄州作。作者在《与彦正判官书》中谈到此诗是他听人弹琴后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即类似佛经的颂词。
相关诗词
-
翰林院斋宿听琴诗
禁直夜迢递,斋居澹无为。同心聿来集,良友具在兹。欢言适嘉会,秉烛坐弹棋。华月照虚牖,微风动绮帷。上客发幽兴,援琴挥素丝。一弹孤鹤舞,再鼓心神怡。清商既激烈,雅调亦舒迟。秋鸿唳远空,猗兰芳葳蕤。俯仰极馀韵,邈与高山期。燕赏亦云洽,倾耳...
-
日晚弹琴诗
上客敞前扉,鸣琴对晚晖。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稍视红尘落,渐觉白云飞。新声独见赏,莫恨知音稀。
-
古琴诗
良工采峄桐,斲为绿绮琴。一奏还淳风,再奏和人心。君子不暂去,所贵禁奢淫。后世惑郑声,此道遂陆沈。朱丝鼠潜齧,金徽尘暗侵。冷落横闲窗,弃置岁已深。安得师襄弹,重闻大古音。
-
无弦琴歌为某作
弹琴如赋诗,声声出心曲。心泰声和平,心愁声迫促。迫促弹来意未安,无弦还得一盘桓。若教再把柔弦续,菊也飘零酒也寒。
-
赠陆梦洲古琴兼以诗寄
朝读梦洲书,暮望梦洲树。思君不见君,徒向梦中遇。遗之绿绮琴,不语可知心。早晚弄金徽,为宣白云音。白雪阳春古所稀,自怜素发老柴扉。乘风寄语丰城剑,看尔辉光彻太微。
-
水龙吟·答碧梧姊秋夜弹琴诗
...屏灯暗,慵开书卷。树杪秋深,天涯信断,有怀难遣。算几多离恨,凭谁共语,都付与、清商怨。漫把金徽轻按,怕因愁、指随心乱。人琴无恙,山长水阔,甚时重见。弦外知音,意中同调,目穷鸿远。但柔肠一缕,和它香篆,百回千转。
-
琴诗·其四
对月谱梅花,幽香发素腕。实声与散声,缓急可静按。缅思制谱初,猱绰不容乱。后人务新声,往往越其畔。新声日以靡,抚琴起三叹。古法多不传,何止《广陵散》。
-
琴志楼诗·其一
峨峨山高,洋洋水深。杂花照涧,幽柯蔽林。目送万化,手劳孤斟。危亭若笠,中有一琴。
-
茅山刘先觉高士绘云琴图求诗次杨廷秀韵
目送归云膝抱琴,山林犹恐不高深。应怜三十年前客,扰扰尘心损道心。
-
步韵寄和虔镇唐美承中丞见贻便面清夜闻琴诗
就日忆上宰,临风怀好音。来投青玉案,遥听紫琼琴。五夜忽三弄,群仙问九吟。白驹何日奏,剪烛共开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