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一绝
〔唐〕
江月(1)去人只数尺,风灯(2)照夜欲三更(3)。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沙头宿鹭联拳静(1),船尾跳鱼拨剌(2)鸣。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小提示:杜甫《漫成一绝》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漫成一绝》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第一句写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环境的幽静;第四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反衬静谧之境。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一句一绝”。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 作品别称漫成一首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66年
创作背景
《漫成一绝》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
相关诗词
-
闺友戏呼余为女书痴偶成一绝聊以见志
几回惆怅叹蛾眉,寂处深闺未有师。但使一朝通妙义,不妨人唤女书痴。
-
灵台之下有灵沼焉然物换星移而无复于牣之兴因太息久之亦成一绝
垂鞭信马日西斜,灵沼吟看起叹嗟。鱼鳖成尘春水涸,年年惟见长桑麻。
-
先公同年之子二十七人作通家会漫成一律
屈指通家四十年,举杯相属意茫然。一家兄弟非生客,两世衣冠本夙缘。昼短不妨灯继晷,情长那惜酒成川。无前胜会从今日,愿保家声作美传。
-
除日暮放鲫鱼于月池者九夜再得六复秉烛放之偶合阴阳老数成一绝
除夕生鱼有异逢,挑灯两度散春风。莫言九六无心得,须信乾坤一念中。
-
袁起岩会饮湖上出示古刻酒罢各携桂花以归因成一绝
湖光不动见鱼虾,败纸残编数十家。岩桂丛中三四客,醉归人得一瓶花。
-
戊辰冬与邻士纵步至吴由道书会所课诸生作梅花诗以先字为韵戏成一绝句后三年由道来昌化索前作复次韵三首并前诗赠之·其二
清影扶疏晚更妍,每教移植小池边。一枝独守凌寒操,肯与群花较后先。
-
同马师山访山斋先生于蒲坂别墅晚游戴家水亭师山有作索和漫成一首
野性无羁管,同人作漫游。曲桥流水细,古木小亭幽。秃笔凭谁借,清诗索我酬。扁舟閒倚岸,镇日此淹留。
-
自曲江而来有浮屠耸立于霄汉间者则雁塔也寺曰慈恩尚仍唐扁但钟鱼之盛车马之游则相去远矣漫成一诗聊用吊古云耳
阳鸟何年此瘗形,浮屠谁搆尚亭亭。上林无复传苏扎,萧寺犹惊语梵铃。势压澄江蟠地轴,影移残照碍空冥。一从韦肇题名后,人物依稀世几经。
-
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陈三友
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
予闻文王之作灵台盖以望氛祲察灾祥也且其倏然而成若神灵之所为者故以得名诗不云乎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因经台下谩成一绝以寓景行之
摇摇小辇过灵台,为忆周文一怆怀。盛代不劳閒望气,朝阳时有凤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