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游·南国本潇洒

贺铸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南国(1)本潇洒,六代(2)(3)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4)云观(5)登临清夏,璧月(6)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7),却羡井中蛙(8)

南方一带特别清丽可人,六朝贵族的生活逐渐到台城去游乐,宫中美人能在信笺上作诗。清和的初夏,登上宫廷中高大的楼台,璧月般的圆月流连一整夜,人们吟诗醉酒打发时光。回首往事陈朝宫殿被焚毁,值得羡慕的却是井中之蛙。

访乌衣(1),成白社(2),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3)斗挂(4)淮上(5)潮平霜下,樯影(6)寒沙(7)商女(8)篷窗(10),犹唱后庭花(11)

走访乌衣巷,它成了贫民区,道窄过不去车。往日王、谢两大家族,堂前的一对燕子,究竟飞过谁家?秋天夜深时,楼外天空中银河自东南至西北横斜于天,北斗星星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秦淮河上潮水平稳。白霜结下,船桅杆的影子落在寒沙上。卖唱的歌女躲在船的缝隙中,仍然在唱小曲《后庭花》。

小提示:贺铸《台城游·南国本潇洒》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台城游·南国本潇洒》为北宋贺铸的一首金陵怀古词。上片以景入词,叙六朝旧事,述陈后主的荒淫无度、纵情歌舞、寻欢作乐,最终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下片写寻访遗迹,叹时世变迁,一丝哀愁涌动于心中。而当世的当权者仍不吸取教训,穷奢极欲,令作者捶胸顿足,痛心不已。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只能做一名区区的武弁,他把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历史的反思和凄清冷寂的画面之中,发人深省,又使人无限叹惋。

此词结构严谨,脉络清皙,对比强烈,引用典故借古讽今,有针砭时弊之效。全作辞情俱佳,在北宋同题词作中,可与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鼎足而三。

创作背景

《台城游·南国本潇洒》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三年至五年(1088--1090)。当时贺铸正在历阳石碛戍任管界巡检,只不过是一个供人驱遣的武弁(biàn)而已。他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只能把自己吊古伤今、抑塞磊落之情融入历史的反思和凄清冷寂的画面之中,发人深省。

贺铸

贺铸(贺梅子)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曾任泗州通判等职。晚居吴下。博学强记,长于度曲,掇拾前人诗句,少加隐括,皆为新奇。又好以旧谱填新词而改易调名,谓之“寓声”。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而纵酒狂放之作。风格多样,盛丽、妖冶、幽洁、悲壮,皆深于情,工于语。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