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山居元夕
〔金〕
微茫(1)灯火共荒村,黄叶漫(2)山雪拥门。
隐隐约约闪烁着的灯火陪伴着荒凉的山村,枯黄的树叶落满了山岭,厚厚的积雪拥塞着柴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1),只留孤影伴黄昏。
三十九年的人生,经历了无限世事,只留下孤独的身影,相伴我度过黄昏。
小提示:元好问《长寿山居元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长寿山居元夕》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对长寿山居元夕景况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痛苦、孤寂而又无可奈的暗淡寂苦之情。全诗以景显情,寓情于景。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诗人由河南镇平令改任河南内乡令。不久,老母病逝,诗人丁母忧居丧于县境内的长寿山白鹿原乡,该诗便写于次年(1228)元夕。
相关诗词
-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
游庐山
古木寒藤挽我住,身非靖节谁能留。多惭不及鸾溪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
山中秋夕
黄卷存馀习,青灯共晚凉。只知书味永,不觉鬓丝长。老桧千年物,幽兰一国香。平生陶靖节,此夕邈相望。
-
陈·虞居士
苦谏将军总不知,几随烟焰作尘飞。东山居士何人识,惟有君王却许归。
-
山居次卢玉堂见寄
旋十村墟旧缚茅,夜深云呗薄江郊。更无可借文书处,只好相寻野逸交。落叶自随流水去,闲门尽倒破囊抄。故人递迭青云去,谁与山人赋解嘲。
-
元夕再用韵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
山居
我屋云山下,柴扉也不扃。竹根釐犬吠,不为鹿麋惊。
-
元夕漫兴
水郭山楼淑气匀,东风随处咽桃唇。千灯分彩凝坤轴,万象涵光拱极辰。笑语再逢熙穆世,讴歌齐效舜尧人。回思宋室鳌峰乐,翠管青娥未算春。
-
锡老弟山居
君住南山我北山,隔溪斜照见炊烟。相寻懒趁溪边路,村酒时沽上钓船。
-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唐鲁山令元德秀
吾爱元紫芝,卓尔不可移。盗虎孰小大,许囚虎归尸。音乐第胜负,蔿于遭殊知。岁满何所为,柴车一缣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