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
〔唐〕
独坐幽篁(1)里,弹琴复长啸(2)。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林(1)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小提示:王维《竹里馆》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竹里馆》此诗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竹里馆》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相关诗词
-
题倪司谏公在竹里馆
使君家在渭川上,茅堂正对青琅玕。皇陂月出夜初静,紫阁云连秋映寒。已爱冉冉坐中见,更要潇潇吟处看。闻道南邻有蒋诩,携壶相过日高谈。
-
渔洋先生以右丞竹里馆作图敬题应命
苍然古时月,下照檀栾影。烟梢一万竿,翠滴衣裳冷。幽兴会孤吟,造此无人境。自非高士怀,于何悟深静。我公有神契,千载遥相领。偶复托岸廊,终焉慕箕颍。妙处故不传,意与瑶琴永。
-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一
南皮往论诗,颇亦执偏见。素轻王右丞,于诗乃尤讪。诗人陈子言,所学最矜鍊。以余比摩诘,境静诗愈远。辋川有奇兴,真味不容乱。君其追裴迪,和我竹里馆。
-
题郭主簿模摩诘本辋川图卷·其十七·竹里馆
此君俨相峙,清坐一晤啸。天风振空声,万境通寂照。
-
齐天乐·题王啸篁明府小竹里馆图
三间临水低低屋,柴扉正当溪口。聚影捎窗,团云互石,百尺清泉飞溜。烟凝雾皱。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画帜疏棂,此中知道有人否。三竿两竿风折,乱云寒不扫,苔点浓绣。做不成烟,散还作雨,凉得夕阳都瘦。牵萝未就。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斜立西风,打帘黄叶厚。
-
陈氏书馆
树阴分影过柴扉,马足车尘到亦稀。月下抱琴看鹤舞,阶前回首望云飞。兰边修谱香薰草,竹里搜诗翠湿衣。若坐小窗读周易,定忘春去与春归。
-
题张学士閒云馆四首·其二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
予谢客至新矶馆亲友虽不至间有遗问者予复拿舟往莲塘山庄数日甚惬幽意·其二
莲塘之宫半亩宽,何妨避俗此中蟠。閒来点易频濡笔,倦后寻芳漫倚栏。鸟雀喧啾脩竹里,牛羊驰逐大江干。幽思触景成狂句,题罢长吟亦解颜。
-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
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竹里径
微径婵娟里,唯闻静者知。迹深苔长处,步狭笋生时。高是连幽树,穷应到曲池。纱巾灵寿杖,行乐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