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唐〕
浪动灌婴井(1),寻阳江上风。
寻阳江上大风吹动巨浪,灌婴井中亦水翻如涛。
开帆入天镜(1),直向彭湖(2)东。
扬帆启航驰在天一般大的如镜湖面,直向彭蠡湖东面而去。
落景(1)转疏雨(2),晴云散远空。
落日景色中忽然下起疏落小雨,待天放晴云朵散向远空。
名山(1)发佳兴,清赏(2)亦何穷?
名山佳景引发人们佳美的情兴,清观幽赏怎能有所穷尽?
石镜(1)挂遥月,香炉灭彩虹(2)。
巨大的石镜之上又有明月高挂,香炉峰上彩虹明灭。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1)同。
相思之时您我共对庐山美景,抬眼望去您我所见美景相同。
小提示: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诗风雄奇飘逸,想象奇特,此诗先写泛舟所见的鄱阳湖湖光景色,继而因景发兴,勾勒出傍晚时分湖上雨霁云收、恬静优美的动人景象,抒发了自己面对美景的欣喜之情。“落景”两句展现了鄱阳湖雨过天晴的景致,“石镜”两句,形象描述了从湖中遥望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末两句以共对美景相慰思念。全诗以写景为主,怀人之情只在结尾处稍微流露,但既无伤感之意,亦无怅惘之情,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时下寻阳泛舟鄱阳湖寄友人黄判官之作。李白流放夜朗遇赦后,自江夏来到寻阳城(即浔阳,今江西九江)的彭蠡湖(即鄱阳湖),作此诗寄给友人黄判官。
相关诗词
-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义。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顾...
-
寄及之
南飞长是梦相寻,海角何妨寄好音。有客交游多革面,无君谈笑少开襟。家山荔子邀谁赏,泽国荷花忆共吟。秋后西来无爽约,遥郊当候马骎骎。
-
送王道原判官
言无枝叶色无尘,自是中间已悟真。且免此生占噩梦,更从何处卜通津。徘徊州县谙多事,荏苒江湖过几春。三已转官归吏隐,莲花池上友何人。
-
弋阳城早发
朱幡皂盖引危旌,曙色光辉拥传行。疲马几家临驿路,乱山到处有猿声。东来二浙春光尽,南浸三江夏涨生。冷落公厨添旅思,饥乌空噪弋阳城。
-
题华十二判官汝州宅内亭
高居胜景谁能有,佳意幽情共可欢。新柳绕门青翡翠,修篁浮径碧琅玕。步兵阮籍空除屏,彭泽陶潜谩挂冠。只在城隍也趋府,岂如吾子道斯安。
-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能追韵辄自取韵奉和·崇阳道中
张公少为令,悯俗有遗书。左贩洞庭橘,右担彭蠡鱼。歌奔中夜女,归抱十年雏。近岁多儒学,仁风似有初。
-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
秋叶雨堕来,冥鸿天资高。车马气成雾,九衢行滔滔。中有寂寞人,灵府扃锁牢。西风持汉节,骑从严弓刀。惟闽七聚落,茕独困吏饕。土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南驱将仁气,百城共一陶。察人极泾渭,问俗及豚羔。官闲得胜日,杖屦之林皋。人间阅忠厚,物外访英豪。
-
拟古乐府长相思寄黄几复
...相望。字曰金兰服众芳,妙歌扬声倾满堂。满堂动色不入耳,四海知音能有几。惟予与汝交莫逆,心期那闲千万里。欲凭绿水之双鱼,为寄腹中之素书。溪回屿转恐失路,夜半不眠起踌躇。
-
至乐词寄黄几复
余泛观于天下兮,何者乐而谁者足忧。忧于窘窘不得兮,乐尽万物而无求。玩声色而弊形性兮,维造化之螟蠹。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俯首而婴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