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1)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2)。萦(3)损柔肠(4),困酣(5)娇眼(6),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1)难缀(2)。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3)。春色(4)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小提示: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龙吟
- 创作年代1081年
创作背景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
相关诗词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六
炀帝巡游柰乐何,毵毵杨柳汴堤多。飞花尽向龙舟舞,彷佛陈宫玉树歌。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一
卢女初来魏帝家,楼前杨柳倚风斜。新衣只拟裁金缕,绿鬓何堪点雪花。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七
三郎西内又经春,二月东风属下旬。无数柳花吹御帐,梦中疑是马嵬尘。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八
丝管钱塘沸早春,画桥绿水柳条新。重经苏小门前过,飞絮多情惹着人。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二
细腰宫里曲池平,杨柳依然绕故城。城上晚风飞絮急,无端感慨为谁生。
-
次韵章尧文梅花
先生读书常闭户,卒岁优游娱艺圃。风雷笔舌待时摅,锦绣肝肠终日吐。鸣驺未验北山文,绛帐且为东道主。忽作寻梅得得来,南枝未落北枝开。攀条弄英不能去,只愁白日空西颓。临池照影都无伴,偶挂幽昏不用媒。主人生来几传癖,道耕德猎无遗力。形模奇古每起予,议论纵横时夺席。但喜书横孔圣编,那知梅怨桓伊笛。正值清霜烂漫晴,宾从满目皆豪英。未开东阁缘何事,要见诗鸣诉不平。明日定拚花下醉,想公不负白鸥盟。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五
白花飞来江水东,不恋魏宫阊阖风。把臂踏歌歌未巳,至今春兴恼诸公。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九
永丰园里落残阴,白傅风流巳陆沉。不有两枝天上植,飞花那入御帘深。
-
和张员外次韵顾仲瑛柳花词十首·其三
依依杨柳并阊门,歌断吴歈黯别䰟。落絮看时和泪点,柔条折处带啼痕。
-
水龙吟·为祖母太夫人九十之庆
玉峰千古高寒,浮花细叶难相称。风流不减,谢家林下,蔼然辉映。最关心处,岁时伏腊,蘋蘩荐敬。笑人间儿女,那知许事,空脂粉、香成阵。惭愧儿郎草草。满金杯、绿浮春莹。此心但愿,旁沾亲旧,年年康胜。一曲龙吟,又传佳语,尊前试听。道期颐未老,十年今日,再安排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