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宋〕
不作苍茫(1)去,真成浪荡游(2)。
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
三年夜郎客(1),一柁(2)洞庭秋。
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小提示:萧德藻《登岳阳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是宋代诗人萧德藻的诗作。此诗首联抒写感慨,颔联写诗人的行踪,颈联写游赏洞庭,尾联化用前人诗意而有新趣。全诗造句新颖,属对精工,一气旋转,灵动洒脱,以深沉的感慨写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气象,诗中全无迁客骚人满目萧然的伤感,倒表现出诗人无比宽广的胸怀和对美的孜孜不怠的追求。
- 作品别称登岳阳楼·其一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岳阳楼坐落在岳阳(今属湖南)城西门上,唐朝开元年间所建,宋仁宗时重修,为游赏胜地,自唐以来,写岳阳楼的诗文很多。萧德藻这一首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题写的是登临岳阳楼之前的所见所感。杨万里《诚斋诗话》录有此诗,但字句有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