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辞
〔南北朝〕
朝发披香殿(1),夕济(2)汾阴河(3)。
早晨从披香殿出发,晚上到了济汾阴河留宿。
于兹(1)怀九逝(2),自此敛双蛾。
这个时候开始觉得路途遥远,从此紧皱双眉。
沾妆如湛露(1),绕臆(2)状流波(3)。
沾在粉妆上的泪珠犹如浓重的露水,泪水环绕眼睑状似流波。
日见奔沙(1)起,稍觉(2)转蓬(3)多。
路上的每天都能看到随风飘舞的尘土,逐渐觉得随风飘转的蓬草也多了起来。
朔风(1)犯肌骨(2),非直(3)伤绮罗(4)。
寒冷的风直刺人肌骨,不只侵透了身上的衣服。
衔涕(1)试南望,关山郁嵯峨(2)。
含泪回头像南边遥望,关山高峻郁郁葱葱。
始作阳春(1)曲,终成苦寒歌(2)。
开始做一首阳春曲子,最后却做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1),明月暂(2)经过。
南归无望只有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圆时聊以思乡。
小提示:沈约《昭君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昭君辞》是南北朝诗人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以慨叹昭君出塞为题材的诗,此诗前六句写昭君离宫北上痛苦情状和忧伤容貌的描绘;中间四句写昭君前往匈奴途中所见所感的沿途景象,诗的后六句写昭君思念故国的情怀。此诗字句锻炼工巧,集中表现昭君思念故国的无限哀怨。
- 作品出处乐府诗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南朝
创作背景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时,汉元帝将昭君嫁给了单于。昭君出嫁匈奴的故事引起后人的无限感慨,屡有歌咏其命运。至南朝时昭君出塞已经成了诗歌中的传统题材了,沈约借用这个题材;汉家和匈奴的两地舞台恩怨,很容易转变成边塞题材,南朝这种以汉代典故来写战争的作品,大致也都以汉魏乐府为题,沈约为了追求歌诗形式之美,他有意识地把自己倡导的四声说用于乐府创作从而创作《昭君辞》这首诗。
相关诗词
-
王昭君
拭泪新装束,朝来殿里辞。何堪辞诀日,却是见怜时。汉骑临关少,胡笳出塞迟。琵琶写哀怨,凄切转添悲。
-
昭君叹
...如赋,况肯低眉暗行赂。画工能窃太阿权,颠倒妍媸君勿顾。赢得乌孙下嫁名,君王惨淡在临行。早知我见犹怜妆,却恨图穷已误卿。卿辞汉殿向黄沙,回首长安不见家。凄绝城头吹筚篥,愁来马上拨琵琶。琵琶幽怨分明语,碧眼胡儿泪如雨。八月边风愁杀人,雪花如掌当风...
-
咏王昭君
渺渺天涯君去时,黄金何日赎蛾眉。谁知粉绘能相负,尚得君王不自持。青冢路边南雁尽,黄龙塞上北风吹。琵琶却解将心事,乐府皆传汉国辞。
-
昭君怨
明妃掩袂辞青锁,雨泪盈盈向空洒。生来不省出罗帏,万里谁教学骑马。待罪长门岁已深,朱颜绿鬓坐销沈。君王对面尚如此,安有异域能知心。一...
-
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
相和歌辞昭君词
李陵初送子卿回,汉月明明照帐来。忆著长安旧游处,千门万户玉楼台。
-
昭君怨·合殿恩中绝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
依韵和原甫昭君辞
武帝常勒兵,北登单于台。
-
杂曲歌辞·竹枝
...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