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江汉(1)西来,高楼(2)下、蒲萄(3)深碧。犹自带、岷峨(4)雪浪,锦江(5)春色。君是南山遗爱(6)守,我为剑外(7)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长江、汉江从西方奔流直下,在黄鹤楼望去,浩淼的江水碧绿澄澈。江水相通,好像都带着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这便是锦江的春色。你是在陕州留有爱民美誉的通判,我却是思乡未归的浪子。面对这里的景色怎能没有感情,我将会殷切的述说。

江表传(1),君休读。狂处士(2),真堪惜。空洲(3)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4)。愿使君、还赋谪仙(5)诗,追黄鹤(6)

你千万不要读《江表传》,祢衡真是令人同情,深感痛惜。只能空对鹦鹉洲,苇花依旧萧瑟。书生何苦与这种人纠缠,权势人物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希望使君能像李白一样潜心作诗,赶追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诗。

小提示: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词上片由景引出思归之情和怀友之思;下片由思乡转入怀古,直抒胸臆。词作由景及情,思乡怀古,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诗追黄鹤的豪情壮采,不失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全词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议论纵横,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风格和严密的章法结构的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或与《南乡子·黄州临皋亭作》作于同时同地。这是苏轼写给友人朱寿昌的,当时朱寿昌知鄂州(今湖北武昌)。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