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
〔清〕
先君子(1)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2),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3)出微行(4),入古寺,庑(5)下一生(6)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7)覆生(6),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8)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9)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10)。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6)耳。”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
及左公下厂狱(1),史朝夕狱门外;逆阉(2)防伺(3)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4),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5),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监狱时,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狱门外。逆阉魏忠贤对监狱防备监视很严,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近边。过了很久,史可法听说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将要死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狱卒商量探监的办法,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和草鞋,背了个竹筐,手拿着长鑱,装作打扫垃圾的人,把他领进监狱。(狱卒)悄悄地指着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见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庞、额头都烧得焦烂,辨认不出(原来的面貌),从左膝盖以下,筋骨全都脱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低声哭泣。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眥(1);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2)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3),吾今即扑杀汝!”
左公辨出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就使劲地抬起手臂,用指头拨开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生气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到这里来!国事败坏到这个地步,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又轻身而不明大义,国家大事谁能支撑呢?还不快走,不要等奸贼们构成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说着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击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对别人讲述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
崇祯(1)末,流贼(2)张献忠(3)出没蕲、黄、潜、桐(4)间。史公以凤庐道(5)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6),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7),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员的身份奉命守御风阳、庐州一带。每逢有警报,他总是一连几个月不进寝室睡觉,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他选择十个身强力壮的兵士,(每次)叫两个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说:“我对上怕辜负了朝廷,对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1)左公第(2),候太公、太母起居(3),拜夫人于堂上。
史公领兵作战期间,往来经过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上,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
余宗老(1)涂山(2),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我的同族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与先父友好,他说(左公在)监狱中讲的话,是亲自从史公那里听到的。
小提示: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左忠毅公逸事》记述了左光斗不为世人所知的几件逸事,赞美了左光斗知人的卓见和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生死荣辱的品格。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塑造了左光斗这一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方文“雅洁”的特点。文章记事不杂,用笔精细,故而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写左光斗、史可法狱中相见一段,尤为大气凛然。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左忠毅公逸事》所处时期,正是宦官干预朝政,为祸愈演愈烈,魏忠贤设东厂,假借皇帝命令逮捕朝廷官员,排除异己,左光斗当时就站在反阉党斗争的最前列,并因此被害下狱而死。左,指左光斗。忠毅公是他死后由朝廷追赠的谥号。封建社会凡朝廷大臣或社会知名人士死后,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和贡献朝廷给予“谥号”。《左忠毅公逸事》的“逸事”写的是为正史书所不记载的事,也就是散失了的事迹。这些事迹一般比较琐碎,但能说明被记者的品质、性格等。
相关诗词
-
满江红·治山卞忠贞公庙
子孝臣忠,垂竹帛、功名如许。想当日、直言正色,褰裳卫主。北府军兵遗恨在,南朝君相清谈误。便全家、碧血染雕戈,青溪路。国运改,荒坟墓。王者作,新祠宇。看衣冠剑佩,精灵呵护。独叹谢鲲称放达,堪羞王导虚名誉。怅千秋、洒泪冶城边,听春雨。
-
雨夜题彭甘亭周忠武公墓纪事诗后
城头声缓紞紞鼓,楼头响急潺湲雨。秋镫照影读离骚,异闻如见周忠武。忠武当年备虎贲,郧襄扼险守荆门。同时功并曹文诏,列镇名齐孙应元。尚书师溃全秦变,青犊西来夜传前。孝宽坚守玉壁城,临淮屡搏中潬战。初陷忻州继代州,一关宁武据山头。烽烟远震阳方口,炮火频燔镇朔楼。筒袖兜鍪集飞矢,关门百战将军死。一有妇女尽英雄,赤熛怒郁屯云紫。张许余威势莫当,贼锋也觉挫踉跄。重兵尚有三重险,诸将宁无半段枪。但使凭城肯持久,都城定为勤王守。三关破竹九门关,可怜绎络降书走。万岁山前野火焚,十三陵树黯秋云。几时石椁滕婴墓,留得青山卞壶坟。...
-
南屏吊明兵部尚书张忠烈公墓同舍弟寿苏作
...心奉鲁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颁诏通使礼所有,隆准支派皆天潢。鲁王兵败入闽境,谁其主者张名振。唐王前死郑帅骄,饩馈惟修寓公敬。公心奉鲁乃和郑,海上联军军势盛。终挟郑师溯江上,一夕烽连京口镇。上游郡县纷来归,控扼江楚横旌旗。王师不来郑不走,孝陵云树...
-
赠太傅董公行状
...紫金鱼袋,为涵判官。回纥之人来曰:“唐之复土疆,取回纥力焉。约我为市,马既入,而归我贿不足,我于使人乎取之。”涵惧不敢对,视公。公与之言曰:“我之复土疆,尔信有力焉。吾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赐不既多乎?尔之马岁至,吾数皮而归资。边吏请致诘也,天子念尔...
-
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
...长十三道,逆党汗流观谏草。仓皇请急归倚庐,四负名堂待终老。南都草创吴民骄,公还持斧锄其豪。三弊上言仅报可,擢公开府苏台高。扬州镇帅本名贼,花门大纵南塘出。骎骎略地窥丹杨,公檄要盟克以日。大江鼓浪高崔嵬,传呼单舸中丞来。通侯跽接健儿拜,辕门酾酒欢如...
-
寓山园吊祁忠敏公
园林午澄霁,左右芙蓉披。
-
魏公子列传
...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
-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其三
黄竹浦间几劫灰,祠门正对舜江开。土人不识忠魂返,但讶天边雪浪来。
-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其四
一瓣香来自紫宸,风和日美庙堂新。野人争说前朝事,赴狱当年亦丙寅。
-
题卢忠烈公祠为杰夫明府
公生历劫丁龙汉,白晰而文手搏战。少负殊力抱大志,酒酣常读张岳传。天雄备军杀贼多,大砺遮住燕山河。旋镇郧襄期尽贼,拘阂其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