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高祖
〔唐〕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1)。
汉高祖在沛县丰邑起义,乘机运如跃过龙门之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他奋起举三尺剑取天下,向西消灭暴虐无道之秦。
十月五星聚(1),七年四海宾(2)。
十月里众贤如五星相聚,七年内定天下四海从宾。
高抗(1)威宇宙,贵有天下人(2)。
强大的势力威震着天地,身居皇位统治天下人民。
忆昔与项王,契阔(1)时未伸。
忆昔日与项王尊奉怀王,要约之时志向还未能伸。
鸿门(1)既薄蚀(2),荥阳亦蒙尘(3)。
在鸿门宴上险遭遇不测,在荥阳对峙又受困蒙尘。
虮(1)虱生介胄(2),将卒多苦辛。
穿戴的甲胄都生了虮虱,将军士兵征战多么苦辛。
爪牙驱信越(1),腹心谋张陈(2)。
韩信彭越乃驱使的爪牙,张良陈平是亲信的谋臣。
赫赫西楚(1)国,化为丘与榛。
显赫霸王所建的西楚国,顷刻间化为荒丘与荆榛。
小提示:王珪《咏汉高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咏汉高祖》是唐代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八句概述刘邦起义到据有天下的过程,之后四句写刘邦和项羽关系的转变过程,最后六句点明刘邦战胜西楚霸王夺取天下的缘由。全篇一气呵就,造语雄健,神采飞动,如行云流水,自然浑成而感情充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隋末唐初
创作背景
《咏汉高祖》这是一首咏叹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的咏史诗,是诗人读了《史记·高祖本纪》之后所作,大约写于贞观初年。
相关诗词
-
题汉中嶓冢观高祖庙试剑石
手袖干将射斗牛,当时天意在兴刘。不劳游刃烹秦鹿,直以馀锋剪楚猴。将相岂烦加越砥,宽仁自足淬吴钩。断蛇断石都休问,遗恨平城雨雪羞。
-
文心雕龙·诏策
...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隐,勒牙门以御卫,有训典焉。「戒」者,慎也。禹称:「戒之用休。」君父至尊,在三罔极。汉高祖之《敕太子》,东方朔之《戒子》,亦顾命之作也。及马援已下,各贻家戒。班姬《女戒》,足称母师也。「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
-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从无虚日余被召出蜀汉卿坐法谪居于涪既得自便因卜筑为涪人今年广汉僧祖成来山阴乃言尝
将军胸中备文武,铁马黄旗玉关路。羌胡可灭心自知,富贵有命才可与。夺官置之三峡中,空山猿鸟同朝暮。道逢奇士握手谈,明日家人不知处。平生心事一丹灶,万里生涯两芒屦。东嘉古寺卧高秋,时有巢仙来叩户。山中岂识故将军,但怪英姿凛不群。电眼猬须长八尺,论丹说剑气凌云。
-
咏史诗沛宫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
高士咏·汉阴丈人
野哉汉阴叟,好古遂忘机。抱瓮诚亦勤,守朴全道微。子贡初不达,听言识其非。已为风波人,恍惘失所依。
-
高祖二首·其一
未推壮邑赏平津,已采先知赦奉春。齐越淮南皆斧锧,狂胡遽指汉无人。
-
三国论
...难平。盖尝闻之,古者英雄之君,其遇智勇也,以不智不勇,而后真智大勇乃可得而见也。悲夫!世之英雄,其处于世,亦有幸不幸邪?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曹公、孙、刘,是以智勇相遇而失之者也。以智攻智,以勇击勇,此譬如两虎相捽,齿牙气力...
-
咏汉武帝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七·鹤林寺
松竹暗山门,飕飗给青吹。传闻宋高祖,旧宅为兹寺。地以黑龙升,经因白马至。何必问兴亡,山川应可记。
-
乾隆八年秋朕奉皇太后恭谒祖陵还至盛京受朝锡宴夫汉高过沛而歌大风情至斯动直已陈德况予小子觐扬光烈能无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哉爰作
粤昔造清,匪人伊天。天女降思,长白闼门。是生我祖,我弗敢名。乃继乃承,逮我元孙。元孙累叶,维祖之思。我西云来,我心东依。历兹故土,仰溯始谋。皇涧过涧,缔此丕基。于赫太祖,肇命兴京。哈达辉发,数渝厥盟。如龙田见,有虎风生。戎甲十三,王业以兴。爰度爰迁,拓此沈阳。方城周池,太室明堂。不宁不灵,匪居匪康。事异放桀,何心底商。丕承太宗,允扬前烈。倬彼松山,明戈耀雪。以寡敌众,杵漂流血。惜无故老,为余详说。余来故邦,瞻仰桥山。慰我追思,梦寐之间。崇政清宁,载启南轩。华而不侈,巩哉孔安。维我祖宗,钦天敬神。执豕酌匏,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