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折臂翁

白居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新丰(1)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鬚皆似雪。

新丰有个八十八岁的老人,头发、胡子、眉毛全都像雪一样白。

玄孙(1)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2)右臂折。

他的右臂已经断了,只得将左臂搭在他玄孙的肩上,由他的玄孙扶着向店前走来。

问翁臂折(1)几年,兼问(2)折何因缘(3)

我问他右臂折断有多久了,又问他是因何折断的。

翁云贯属新丰(1)县,生逢圣代(2)无征战。

他说:“我的籍贯就在新丰县,我出生在太平盛世,没有遭遇过战争。

惯听棃园(2)歌管声(1),不识旗枪与弓箭。

经常欣赏梨园子弟的歌唱演奏,连什么是旗枪和弓箭都不知道。

无何(1)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谁知不久就赶上了天宝年间朝廷的大征兵,有三个成年男子的家庭,就要抽取一个当兵。

点得驱(2)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1)行。

抽取这些壮丁以后,要驱赶着他们去哪儿呢?要在五月里远征万里之外的云南。

闻道云南(1)泸水(2),椒花落时瘴烟(3)起。

听说云南有一条泸水,夏季椒花凋谢之时,泸水就会烟瘴弥漫。

大军徒涉(1)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大军徒步渡河的时候,河水会热得像滚汤一样,渡不过十个人就会有二三个死掉。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当时村里到处都是儿子告别爹娘、丈夫告别妻子那哀痛的哭声。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大家都说,前后几次远征云南的人足有千千万万,却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1)(2)中有名字。

我那年二十四岁,名字也在兵部征兵的名册之中。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1)大石搥折臂。

我不敢让人知道,趁着夜深的时候,偷偷地用一块大石头捶断了自己的右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1)

于是,我就因为既不能拉弓也不能摇旗,得以避免被远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1)拣退归乡土。

我不是感觉不到伤筋碎骨的痛苦,只是希望能够在选征兵丁时被淘汰,从而留在家乡。

此臂折(1)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这条胳膊已经折断了六十年,我虽然残废了一肢,但保全了性命。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如今每逢刮风下雨的寒夜,我的断臂都使我疼得彻夜难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但我不但不后悔,还为自己能够活到现在而欣喜。

不然当时泸水(1)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否则我也会死在泸水旁,连尸骨都没人收。

应作云南(1)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只能成为身死云南的望乡鬼,在万人坟里呦呦地哭号。

老人言,君听取。

这个老人的话,你一定要认真地听一听。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1),不赏边功防黩武。

你难道没听说过,开元年间的宰相宋璟,为了避免边将穷兵黩武而不赏边疆的战功?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1),欲求恩幸立边功。

你难道也没听说过,天宝年间的宰相杨国忠,为了得到皇帝的恩宠而鼓励征战?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2)折臂翁(1)

等不到建立战功,人民就会怨恨四起,若是不信,就请问问新丰的折臂老人吧。

小提示:白居易《新丰折臂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新丰折臂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为《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第九首。此诗通过一位新丰折臂老人之自述,谴责唐玄宗对南诏国进行的不义战争。诗人劝谕执政者,当以历史教训为戒,倾听百姓“边功未立生人怨”之呼声,勿再寻衅恣事,邀取边功。此诗含蓄地揭示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所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所作的《新乐府》五十篇,明确说明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这首诗题下原有小序:“戒边功也。”公开声明此诗旨在谴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的穷兵黩武。南诏是在云南大理一带建立的白族少数民族政权。开元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封南诏王阁逻凤为云南王。天宝九载(750年),云南太守张虔陀因侮辱阁逻凤,挑起战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攻打南诏,大败。杨国忠当政,派剑南留后李宓继续用兵,又遭全军覆没。李唐王朝前后死伤士兵二十余万人,国力大伤。安禄山得以乘机起兵,发动叛乱。从此,一度繁荣富强的唐帝国彻底走向衰退。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沉痛激愤的《新丰折臂翁》。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