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唐〕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1)下捣衣声。
长信宫中惟有秋月尚明,昭阳殿下响起捣衣声声。
白露堂(1)中细草迹,红罗(2)帐里不胜情。
白露堂中满是杂草印迹,那边红罗帐里绵绵深情。
小提示: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长信秋词五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五首七绝以凄婉的笔调,运用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表明失宠宫妃的苦闷幽怨之情。这组诗是唐代表现宫怨主题的代表作,诗中的心理刻画细腻入微,使诗篇别具一种真实与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 作品别称长信怨五首·其五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庚]韵
- 创作年代733年
创作背景
由于王昌龄的籍贯、生卒年及其他重要的生平事迹记载不一,他的作品大都无法编年,因而,这《长信秋词五首》写于何时亦难以确知。根据新旧唐书本传及有关论著的推考,大致可知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生年在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卒年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三十多岁始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又以博学宏词登科,再迁汜水县尉。曾两次被贬。这组诗五首当写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第二次被贬之前。
相关诗词
-
次韵于景瞻秋怀五首·其五
愁边得句口能占,荼蓼亲尝味转甜。风挟尘沙欺病目,雷驱山雨扑穷檐。秋来倍觉丹心壮,老去频看白发添。喜决天池无限水,不令辙鲋一毫沾。
-
西湖竹枝词五首·其五
郎从湖上打鱼虾,妾在湖边只浣纱。生长不离湖水上,涌金门外是侬家。
-
次韵九兄秋吟五首·其五
江平无意作波澜,野旷山多入画栏。一段秋吟到幽渺,回头三伏也风寒。
-
长信秋词三首·其三
薄命已如霜,君恩未可忘。一般清梦里,夜夜到昭阳。
-
秋柳五首·其五
仲雍山下古墙头,袅袅丰姿抱素秋。暮雨黯沉茶社鼓,斜阳红到酒家楼。丝牵野渡飘还续,尘染征衫去尚留。莫向离人歌此曲,江南乌夜不胜愁。
-
长信秋词二首·其一
重门葳蕤锁,苔深履綦绝。起看玉阶霜,不似昭阳月。
-
感秋扇五首·其五
潜藏酷暑又明年,月缺秋孤快目前。团扇此时还用事,知机元要占人先。
-
秋兴五首·其五
露下碧梧秋气深,天时人事共萧森。海流不尽衰年恨,节序祇添故国心。千里还家知几日,十年逃世至于今。芳尊美酒无人共,安得愁中满意斟。
-
浣沙秋日五首·其五
清溪楼阁暮沉沉,不觉登临夜欲深。几处捲帘催酒笛,谁家闭户捣衣砧。一朝野雾三朝湿,十日江天九日阴。暗喜碍人公事少,自来收拾送秋吟。
-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五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宸游在何处,尚想赭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