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2)间。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

凝光悠悠(1)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碧虚(1)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群动(1)翛然(2)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

少君(1)引我升玉坛(2)礼空(3)遥请真仙官(4)

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云輧(1)欲下星斗(2)动,天乐(3)一声肌骨寒。

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

金霞(1)昕昕(2)渐东上,轮欹(3)影促(4)犹频望。

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1),他年此日应惆怅。

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小提示: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四句一韵一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随时而变,情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创作背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著名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

刘禹锡

刘禹锡(诗豪)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