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吴道子画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1)

到哪儿去寻访吴道子的画?普门和开元两座寺院的墙壁。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1)

开元寺有东塔,留存着王维绘画的手迹。

吾观画品(1)中,莫如二子尊。

我看古往今来的画家,没有谁比得上这两位先生尊贵的品级。

道子实雄放(1),浩如海波翻。

道子的画风实在雄奇奔放,浩浩荡荡如同海浪翻滚。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当他下笔时灵感像疾风骤雨,画笔未到处气势已先夺人。

亭亭(1)双林(2)间,彩晕(3)扶桑(4)(5)

在那高高的两棵娑罗树间,灿烂的朝阳从扶桑冉冉东升。

中有至人(1)寂灭(2),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3)

画中间有至高无上的佛祖,在讲说寂灭的教义是超脱死生。觉悟的信徒全都在悲哀哭泣,也有人手扪胸膛表示理解不深。

蛮君鬼伯千万万(1),相排竞进头如(2)

天竺的众多君长和千千万鬼王,互相拥挤争听佛法,像鼋一样拼命把头伸。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1)

摩诘本是一位可敬的老诗人,如佩香草诗风秀美芳芬。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1)

现在观看他的壁画,也像诗品一样朴美清淳。

祇园弟子(1)鹤骨(2)心如死灰(3)不复温。

画中的祇园弟子个个清瘦如仙鹤,内心枯寂宛若死灰不会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1)

门前的两丛竹子,霜雪般清劲竹节贯连着竹根。

交柯(1)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枝干交错,繁乱的叶子像在摇动,一一都能找到根源和经脉。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1)论。

吴先生的画虽然绝妙,还只能看作杰出的画工技艺超迈。

摩诘得之以象外(1)有如仙翮谢笼樊(2)

摩诘得到了物象内在的精神,就如仙鸟飞离樊笼超脱于形迹以外。

吾观二子皆神俊(1),又于维也敛衽(2)无间言(3)

我认为两人的画全都气势飞扬寓于神采,对于王维我尤其崇敬说不出一句异议的话来。

小提示:苏轼《王维吴道子画》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王维吴道子画》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吴二人绘画艺术的观感及评价。开篇六句总叙吴、王二人之画,以下二十句分别评论吴画和王画,诗中对吴道子佛像壁画备极称誉,并有生动细致的描绘,做到了苏轼所要求的“求物之妙,如捕风系影”,以创作灵感和雄放的笔力驾驭了高超的表现技巧。诗中评论王维墨竹画,不但形容生动简炼,还给予更高的评价,认为王维表现了高洁的人品和画品,且与诗品一致。最后六句总评吴、王之画,认为吴是高明的画工,而王画则形神兼备,物与神游。全诗结构新颖,于整齐中见出变化之妙。

创作背景

《王维吴道子画》这首诗是组诗《凤翔八观》之三,写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作凤翔府签判时,时年二十六岁。王维与吴道子并为唐代开元(713-741年)、天宝(742-756年)年间的有名画家,凤翔的普门与开元二寺的壁间,俱有二人的佛教画,诗人于游观二寺时见到王、吴二人的画,便写下这首诗。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